新生儿气道管理课堂.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科 张绪敏 概述 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特殊的生理特点,常有呼 吸困难、通气障碍、低氧血症和分泌物阻塞气道 等症状出现。呼吸窘迫患儿可能仅需要氧疗;而 呼吸衰竭和窒息的患儿则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尽 早、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 重要手段。 正确、有效的呼吸道管理,维持呼吸 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主讲内容: ? 人工气道的护理 ? 呼吸机管路护理 适应症: 1 ) Apgar 评分 0-3 分,病情严重,单 纯面罩给氧不能改善的患儿; 2 )经吸氧后 PaO 2 < 50mmHg,PaCO 2 > 65mmHg 的患 儿; 3 )反复呼吸暂停药物治疗无效; 4 )并发肺透明膜病,需滴入 肺表面活性剂。 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的选择 气管插管 ? 导管插入深度: * 指经口插入深度即端 - 唇距离 ? 喉镜的选择: 早产儿 0 号镜片 足月儿 1 号镜片 ? 气管导管定位: 位于气 管中点 ,其骨性标志为胸 骨上切迹,锁骨中线连线 或第 2 胸椎水平,最终还靠 听诊及插管后的胸片定位。 确定导管正确位置的方法 ? 1. 胸廓起伏对称 ? 2. 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尤其是腋下,而且 无胃部无呼吸音。 ? 3. 无胃部扩张 ? 4. 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 ? 5. 患儿心率、肤色和反应好转。 8 气管插管的护理 ? 保证气管导管的正确位置 由于新生儿气管插管短, 末端常位于气管隆突位置;新生儿体位改变可导致 气管导管位置的改变。 ? 因此,需要对不同体位的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深度变 化有准确的观察和记录。密切观察双肺部呼吸音是 否对称。 9 ? 插管完毕后,立即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 相同,观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判断导 管是否在气管内,做好深度标记。每班 检查插管深度,固定导管应减少周围皮 肤粘膜损伤,选择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 每日将导管移向口角的一侧,减少导管 对牙齿、口腔粘膜和舌的压迫。 气道管理 — 一般生理支持 ? (一)保暖护理 ? 1. 控制环境温度 新生儿理想室温 22-24 ℃ , 相对湿度 55-65 %;早产儿 理想室温 24- 26 ℃ ,相对湿度 65-75 % ? 2. 保持中性温度 中性温度指患儿处于该环 境温度下,既能使温度保持 在正常范围内,对能使其代 谢率最低,耗氧量减少。新 生儿正常体表温度为 36.0- 36.5 ℃ ,正常核心(直肠) 体温为 36.5-37.5 ℃ ,腋窝温 度可能低 0.5-1.0 ℃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 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鼻吸气位),也可侧卧位,防 止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并做好患儿的翻身、 拍背、湿化气道及吸痰的工作 . ? 如有肺不张形成,应减少患儿侧卧位时间。俯卧位使 肺膨胀增加,有利于分泌物排出而大大增加通气。 ? 1. 吸痰的指征 听诊有痰鸣音;患儿烦躁、呼吸困难或 PaO 2 降低或不稳定; ? 根据痰液情况决定吸痰频率。一般每 4h 一次,必要时每 2h 一次。 不提倡定时吸痰, 因为过多的吸痰刺激呼吸道黏膜,反而使 分泌物增加。 做到有痰及时吸出,并吸彻 底。 2. 拍背及湿化 ? 拍背及湿化是达到有效吸痰前的必须步骤。通过 翻身拍背产生的震动,使痰液与气道管壁松脱, 有利于痰液吸出;而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更容 易由支气管排出,易于吸出。 ? 对于气道分泌物多者,给予雾化吸入及拍背吸痰 4-6 次 / 天;对于气管插管的患儿,如痰液粘稠, 可在吸痰前先注入生理盐水 0.5-1ml ,用复苏气囊 加压 6-8 次,使分泌物 稀释然后吸出。 ? 拍背方法: 一人固定导管,另一人一手托患儿头部,一手掌中 空,手指弯曲,拇指并拢,用腕力有节奏地自下而 上,由外向内叩背。频率 120-180 次 / 分,每个部位 叩击 1-2 分钟。但新生儿有肺出血、颅内出血,肺 透明膜高峰期则不宜拍背。 3.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的直 径不超过气管导管直径的 2/3 4. 负压调节 0.02-0.04kpa 5. 提高对吸痰的耐受性 6 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 患儿的反应 (三)气道的护理 ? 1. 正确的吸痰方法 ? 密闭式吸痰 : 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 学的稳定,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 只需 1 人操作,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防止痰阻, 减轻护理工作量。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应用可避免 肺泡萎缩,尤其是肺未成熟的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 儿。 ? 开放式吸痰: 优点是吸痰彻底,便于观察痰液性状; 但易引起缺氧和交叉感染。需 2 人操作。 ? 开放式吸痰方法: ? 每次吸痰前先滴入 NS ,再接呼吸机通气 1- 2min 吸痰,根据患儿体重不同滴入 0.5-1ml , 每次吸痰选用合适的面罩由腋中线呈扇形叩背。 吸痰者右手戴无菌

文档评论(0)

sandaj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