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1 序言
稀浆封层类同于微表处,均采取现场冷拌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工法。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要求,微表处关键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预防性养护,和填补轻度车辙,也适适用于新建公路抗滑磨耗层;稀浆封层通常见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预防性养护,也适适用于新建公路下封层。现在中国不少高速公路出现早期病害,影响沥青路面品质和使用寿命,其中一个很关键原因是基层受水侵害,问题是已做下封层未能真正起到防水、封水和联结作用。所以传统方法施工下封层技术愈来愈引发大家质疑,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愈来愈引发大家重视,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作为路面结构下封层愈来愈被大家认可而得到实际应用。
2 沥青路面下封存层关键作用
(1)防水、密水作用,保护基层不受水侵害。
(2)上下粘结作用,使基层和面层良好粘结,形成一个连续整体,避免因为层间粘结不良形成隔离,而使面层底部拉应力增大。
(3)立即封闭基层,达成有效预防基层因为暴露时间过长而引发收缩应变。
(4)对已经施工完基层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作为沥青面层施工临时通车道。
施工实例可证实,采取稀浆封层施工下封层,在上述四项作用上完全优于采取传统层铺法表处施工下封层。
3 稀浆封层设计
3.1 原材料
3.1.1沥青
稀浆封存层采取慢裂拌和型乳化沥青(BC-1)铺筑。基质沥青采取重交沥青(AH-70),改性剂采取丁苯胶乳(SBR),为了不使稀浆层在夏季高温时发软,乳化沥青软化点要求大于55?c,依据试验汇报,施工时SBR掺量不低于2%,乳化剂采取XTL20XX-1型,掺量为1.8%;另外,还掺入了0.3%氯化铵作为稳定剂。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结合江苏地域气候条件,稀浆封层乳化沥青关键技术要求见下表1.
表1 稀浆封层乳化沥青关键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慢裂
T0658
粒子电荷
阳离子(+)
T065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
?0.3
T0652
粘度
沥青标准粘度C25.3
s
40~60
T0621
恩格拉粘度计E25
15~40
T0622
蒸发残留物
残留物含量
%
60
T0651
针入度25?C
0.1mm
45~150
T0604
溶解度
%
?97.5
T0607
延度(15?C)
cm
?40
T0605
贮存稳定性
常温
5d
%
?5
T0655
1d
%
?1
和矿料粘附性(裹覆面积)
?2/3
T0654
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
均匀
T0659
乳化沥青类型依据集料品种及使用条件选择。阳离子乳化沥青可适用多种集料品种;阴离子乳化沥青适适用于碱性石料。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粘度宜依据用途和施工方法选择,为增强沥青和石料粘结力,缩短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入一般硅酸盐水泥。
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合适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宜。
3.1.2 集料
集料应该选择质地坚硬、粗糙、耐磨、洁净且无风化、无杂质石料经破碎加工而成。矿料中不得含有超出封层厚度超粒径颗粒,在级配选择上因适中,偏粗可能会造成空隙率大,防水效果变差,偏细可能会造成层薄且强度不足而发软。
表2 矿料级配表(ISSA推荐1、2型标准)
筛孔尺寸(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一层适宜厚度
经过率(%)
100
100
90-100
60-90
40-65
25-42
15-30
10-20
3~4(mm)
经过率(%)
100
95-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
4~7(mm)
矿料级配可依据稀浆封层设计厚度选择。
3.2 配合比设计
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依据选择级配类型,确定矿料级配范围,计算多种集料配合百分比,使合成级配在要求范围内。
(2)依据经验初选乳化沥青、填料、水和外加剂用量,进行拌和试验和粘聚力试验。可拌和时间试验温度应考虑最高施工温度,粘聚力试验温度应考虑施工中可能碰到最低温度。
(3)依据上述试验结果和稀浆混合料外观状态,选择1—3个认为合格混合料配方,对照下表3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合适调整多种材料配合百分比,再试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表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微表处
稀浆封层
试验方法
可拌和时间
S
?120
手工拌和
稠度
Cm
——
2~3
T0751
粘聚力试验 30 min(初凝时间)
60min(开放交通时间)
N?m.
N?m.
?1.2
?2.0
?1.2 (仅适适用于快开
?2.0 放交通封层)
T0754
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