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二历史上教学教案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pdf

部编版初二历史上教学教案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7 课 抗击八国联军 ? 教学分析 ? 【教学目标】 知识 与能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 力 “扶清灭洋”;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过程 与方 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 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 法 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 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 教学过程 ? 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 一、导入新课 痛恨,不断进行反抗。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 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签订 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 因此, 《马关条约》而告结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不仅支付了 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巨额的赔款, 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 2. 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 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 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是谁? 心,在 19 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 学生回答: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 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 义和拳、民间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 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 来。斗争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 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 3. 教师讲解: 19 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 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 的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 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 学习第 7 课:抗击八国联军。 织。为此,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 号。 二、 新课讲授 4. 教师提问:谈谈你对“扶清灭洋”口 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 号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 教师讲述: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 教师总结: 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 “扶 对清政府认识不 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 清” 清,抱有幻想。 迷 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 19 信色彩 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他们在中国建立 “灭 鲜明地表达了中 排斥一切洋人、 洋 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 洋”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