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历年考题.docxVIP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历年考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毛文印中心印制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51. A 52. A 53. B 54. B 55. A 56. A 57. A 58. B 59. A 60. B 四、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4 分) 61:经脉,络脉 62 :整体观念 , 辨证论治 63 :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64 :脾,胃 五、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 65. 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用于肾阴不 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66. 指脾(胃)。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胃为气 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67. 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 68.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或某一类型病理概括。 69. 主要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对病证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称为辨症求因。 六.简答题 (共 9 分) 70.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 2) 71.一是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煦全身,内而脏腑外而肌肤均得到卫气的温养,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三是调节控制 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四是通过营卫之气昼夜的循行调节人体睡眠与觉醒状态。( 3) 72 .“满而不实”是对五脏共同生理特点的概括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所以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 但必须要流通布散而不应郁滞。 “实而不满” 是对六腑共同生理特点的概括,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所以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以保持虚实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 4) 七、论述题 (共 17 分) 73.(7分).肺主行水又称肺通调水道,指肺气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水液运行、输布和排泄具有疏通调节作用。主 要有两个方面:( 2分)①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 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 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2分)②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 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肾 (或膀胱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以其气的宣发 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曰:“肺主行水”。( 2分) 若肺失宣降则可现无汗、痰饮、面肿或全身水肿等。 (1分) 74. (5 分)答: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可概括为五点:①疼痛:以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夜间病势尤甚。 (1 分)②肿块:外伤局部青紫肿胀,淤积体内,久聚不散,可成癥积,即按之有形,肿块较硬或有压痛,固定不移。 (1 分)③出血:血色多紫暗,伴有血块。 (1 分)④色紫黯一是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瘀斑。(1 分)⑤肌肤甲错及脉象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 (1 分) 75. (5 分):①气能生津,指气的气化作用是津液化生的动力。( 1 分)②气能行津,指气的运动是津液输布和排泄 的动力。如脾气的散精;肺气的宣发肃降;肾气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三焦之气的决渎行水等。( 1 分)③气能摄 津,指气的固摄作用可以控制津液的分泌量和排泄量。( 1 分)④津能生气,指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升腾气化,可 化生为气。( 1 分)⑤津能载气,指气必须依附于津液之中才能存于体内。( 1 分) 河南中医学院 2009 至 2010 学年第 1 学期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B)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计 得分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22 毛毛文印中心印制 得分 评卷人 一、试题类型: A 型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 A 、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字母涂黑, 以示正确答案。 ) 1.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 A. 《本草纲目》 B. 《新修本草》 C. 《内经》 D. 《千金要方》 E. 《神农本草经》 2.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 ) A. 交互感应 B. 对立制约 C. 互根互用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3.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 ) A. 心 B. 肺 C. 肝 D. 脾 E. 肾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 ( ) A. 脉 B. 女子胞 C. 三焦 D. 胆 E. 脑 5. 五脏功能中具有“升举内脏”功能的是: ( ) A. 肾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