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大练兵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doc.docx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大练兵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doc.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大练兵 -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 危机 (1)  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 1500 多年的  制度明朝加强  (2)  为了树立皇帝权威,朱元璋设立 制度 君权措施 行,明成祖又设东厂,  (3)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 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题必须用“八股文”。 清朝君主〔 5〕清雍正时期,中央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集权强化〔 6〕明清统治者制造“”思想界陷入沉闷的 气氛中。 戚继光背景: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 抗倭〔1〕组织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1565 年, 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 第 19 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2〕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台湾。 1661 年包围台湾城和赤嵌楼, 1662 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抗击沙俄:〔3〕17 世纪 40 年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康熙帝于 1685、1686 年出兵雅克萨。 1689 年中俄签 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1〕准噶尔是族的一支, 1690 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扬言攻打北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大败叛军 〔2〕18 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对巩固西北边疆起重大作用 3〕顺治帝接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并赐予“”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对西藏管理 4〕1727 年,清朝设立,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第 20 课〔5〕乾隆皇帝制定“”制度中央对西藏采取的措施有利于稳 定西藏政局,密切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西藏 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6〕清朝还在伊犁、 吉林、黑龙江、盛京、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设置等官职, 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清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减免赋税,还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 7〕实际上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对加强中央与少数民族联系发挥重要作用 1〕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明清时期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 北京城〔 2〕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和。宫城旧称紫禁城,现称 21 课〔3〕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表达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1987 年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4〕明长城东起,西至,全长六千多千米长城又是促进北疆经 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纽带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用 27 年时间著 成。被誉为“东方 科学技术医学巨典” 〔2〕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他的代表作被誉为 17 世 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22 课〔3〕明清之际,一些科学家重视,注重运用,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 研究的特点。 〔4〕明清时期,著名的古典小说有罗贯中的、 的《水 浒传》、吴承恩的文学艺术和曹雪芹的。 5〕明代中后期,描摹事态人情的文学勃起。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经过: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 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最远到达。郑和下西洋时世界 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 纪。 23 课〔3〕意义: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4〕清朝实行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明清经济发展 〔1〕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使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史称 24 课〔2〕明清时期手工生产十分兴盛,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大量出口。这一时期商业也很发达,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 近代化因素:明中叶以后,传统的农耕社会已经开始发生变 化。人们的生活观念开始变化, 士排到第二位。 在工业化的世界潮流下,清政府闭关锁国、重 农抑商、大兴文字狱封建社会面临危机。 ☆☆ 考点解读 ☆☆ 考点归纳分析 本单元讲述了 1368 年至 1840 年明朝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 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与衰落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是“繁盛”与“危机”。“繁盛”指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江南局 部地区工商业市镇勃兴, 商品流通扩大, 出现“康乾盛世” 局面;“危 机”指经济领域出现近代化因素,文学、思想领域先露出反封建的思 潮;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显现了他的落后性, 面临世界工业文明的挤 压和挑战。 1、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①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⑴、 废除宰相制度;⑵、设立锦衣卫、东厂制度;⑶、设立廷 杖制度。 〔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设立东厂,东厂和锦衣卫合称 “厂卫”。〕 ②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 ③明清时期,科举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