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社会性的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 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性的发展 一、依恋 婴儿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一环是依恋的形成。 1. 依恋的含义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 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是一种正向情感关系。 依恋主要是满足了婴儿对安全的需要。 2. 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 安斯沃斯陌生情景 1. 视觉的发生 陌生情境 安斯沃斯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婴儿依恋类型的实验室技术,称为 安斯沃斯陌生情景。让母亲和儿童进入一个不熟悉的房间,一个陌生 人进来,与母亲交谈,然后母亲离开房间,留下儿童与陌生人单独在 一起。过一会儿,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 他发现婴儿与母亲的互动可以分成三类,即三种依恋类型。 依恋的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约占65%-70%。指婴儿在母亲离开后表现出苦恼、 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对重新见到母 亲感到非常高兴。这类婴儿可以与陌生人相处的非常好,但是明显表 现出对母亲的偏爱。 回避型依恋:约占20%。指当母亲离开,让婴儿与陌生人性出一 段时间后,而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也不感到焦虑。母亲再重新回来的 时候,婴儿躲避母亲或者不理母亲。这类婴儿即使母亲在房间里,他 也不太会理会。实际上这类婴儿并未与母亲产生特别紧密的感情联 结,也有人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 矛盾型依恋:指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存在两种相反的情 感。当母亲回来后,既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 接触。比如,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朝向母亲跑去,但是当母亲想抱 他时,婴儿反而生气的拒绝、挣脱。 3.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 个月),这个时 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婴儿对所有 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喜欢所有的人,喜欢听到所有人声音、注 意所有人的脸,看到人的脸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手舞足蹈。外 界所有人对婴儿的影响也都是相同的,婴儿并没有对母亲产生偏爱。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这时婴儿对人 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婴儿在母 亲面前有更多的微笑、接近、依偎。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绪联结阶段(6 个月~2 岁),婴儿对母亲的 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她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 当她离开时则哭喊。母亲起到了一个安全基底的作用,只要母亲在身 边,婴儿就可以安心地玩。 婴儿不让母亲离开,别人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乐。这说明婴儿 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 岁以后),婴儿能认识 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母亲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 往时应考虑母亲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并且,与母亲在空间上的邻近性不是那么地重要,当母亲需要暂 时离开一段时间时,婴儿是可以自己快乐地玩,并且表现出理解,相 信母亲会回来。 4. 依恋的意义 依恋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 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例如安全型儿童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更常遵守一些规 则,也更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些儿童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矛盾型儿童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付父母的帮助。他们更难父 母的经验中得到教益。 而且,早期的依恋关系与我们成人以后的爱情关系有明显的正相 关,安全依恋型的人将更可能有较持久的爱情关系。 此外,依恋理论对学校教育也有重要意义。研究者认为,儿童可 以与不同环境里(如家庭、学校)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如父母、老 师)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 幼儿期对父母的依恋会影响其今后与教师和同学的交往。教师要 意识到,不同依恋类型的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同,应采取相应的教育措 施。 例如,安全型的学生喜欢直接同教师接触,他们发现,直接接触 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 回避型和反抗型则频繁地请求帮助,但很少对得到的感到满意。 这两种类型寻求教师注意的方式不同:反抗型显示长期的抱怨;回避 型则间接地接近教师,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