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眼赛茧蜂的寄主选择行为机制研究.pdfVIP

绿眼赛茧蜂的寄主选择行为机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绿眼赛茧蜂 Zele chlorophthalmus (Spinola)属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优茧蜂 亚科(Euphorinae),是草地螟、甜菜夜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本文主要以植物— 草地螟—绿眼赛茧蜂三级营养关系为研究对象,探寻绿眼赛茧蜂与草地螟、植物之间存在的化学 通讯联系,明确在寄主选择与定位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信息化合物种类及作用剂量。研究结果如 下: 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绿眼赛茧蜂触角呈丝状,主要包含柄节、梗节和鞭节三个部分。柄节: 雌蜂长161.73±8.50 μm ,雄蜂长179.55±9.43 μm ;梗节:雌蜂长69.18±2.03 μm ,雄蜂长71.67±13.07 μm 。鞭节分37 亚节,各亚节长度由基部向端部逐渐缩短;雄蜂触角较雌蜂长,雌蜂触角总长度 为7263.32±209.25 μm ,雄蜂为7422.62±221.12 μm 。共鉴别出绿眼赛茧蜂触角上的8 类12 种主要 感器类型:毛形感器(ST)、锥形感器(SB)、刺形感器(SCh)、板形感器(SP)、腔锥形感器(SCo)、角 锥形感器(SO)、钟形感器(SCa)和Böhm 氏鬃毛(BB) 。毛形感器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感器,有4 种亚 型ST Ⅰ、ST Ⅱ、STⅢ、STⅣ;锥形感器有2 种亚型SB Ⅰ和SB Ⅱ;钟形感器仅在雌蜂触角上有 发现;Böhm 氏鬃毛仅在柄节和梗节基部存在。 通过“Y”型嗅觉仪测试绿眼赛茧蜂对虫害苜蓿、虫害甜菜、虫害灰藜、草地螟虫粪的嗅觉行 为反应,结果表明绿眼赛茧蜂对草地螟虫粪、虫害苜蓿、虫害甜菜未表现出显著的趋向行为。草 地螟虫粪、虫害灰藜、虫害苜蓿、虫害甜菜能引起绿眼赛茧蜂的行为反应,但雌雄蜂差异不显著, 虫害灰藜和虫害甜菜对绿眼赛茧蜂的驱避作用在雌雄间存在差异,对雄蜂的驱避作用显著高于对 雌蜂。 采用顶空动态吸附法(DHA)和固相微萃取(SPME)收集提取健康苜蓿、甜菜、灰藜;虫害苜蓿、 甜菜、灰藜及草地螟虫粪的挥发物,经GC-MS 分析得到健康苜蓿 18 种,健康甜菜44 种,健康 灰藜6 种,虫害苜蓿31 种,虫害甜菜 19 种,虫害灰藜 11 种,草地螟虫粪24 种。包括烷烃类、 烯萜类、醇类、醛类、酚类、酯类、酮类、苯类、醚类、吡嗪、呋喃等共计11 类70 种挥发物成 分。比较发现,草地螟取食诱导的苜蓿与灰藜挥发物种类较健康苜蓿和甜菜明显增多,草地螟取 食诱导甜菜挥发物大多数组分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GC-EAD) ,鉴定出 14 种对绿眼赛茧蜂有电生理活性的化 合物。筛选6 种化合物测定触角电位反应(EAG),结果表明绿眼赛茧蜂对草地螟虫粪中的1-辛烯 -3 醇(0.01v/v)EAG 反应值最高且达到饱和,与其他5 种化合物的差异显著,其次为邻二甲苯(0.1v/v), 芳樟醇(0.1v/v),罗勒烯(0.1v/v)、十四烷(0.1v/v)和1,2,3-三甲苯(0.1v/v),其余5 种化合物在所测定 的剂量范围内反应均未达到饱和,随刺激量的增加反应值增大。 关键词:绿眼赛茧蜂,寄主选择,触角感器,挥发物,触角电生理 I Abstract Zele chlorophthalmus (Hymenoptera, Braconidae) is a parasitic natural enemy insect of various lepidopteran pests. This study mainly takes the tertiary nutritional relationship of host-plant, herbivore and Z. chlorophthalmusas the object, to explore the chemic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link between the Z. chlorophthalmus and the herbivore and host-plant, and to clarify the type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compo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