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人性论
三、教学论
四、教师论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韩愈 :字退之 ,河南南 阳人 ,祖籍 昌黎
(今辽宁锦州市东),人称昌黎先生 ,是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24岁以前。
第二阶段 ,25至35岁。
第三阶段 ,36至49岁。
第四阶段 ,50至57岁病故。
二、人性论
• 仁义礼智信。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上下 ,下
品的人是恶的性三品
• 统治者是上品,劳动者是下品,处于两者之间是中品。
教育对不同的人发挥不同的作用
• 仁义礼智信 ,它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小到家庭饮食习惯 ,
大到社会的典章制度。 --明先王之道
• 通过教育的手段 ,使人民重新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 ,以便恢
复儒学地位 ,对付佛学、道学的挑战。 --学所以为道
三、教学论
• (一)教学内容 :读六艺之文 ,修先王之道。文是手段 ,道
是 目的;文是形式 ,道是内容 ,文道合一 ,而道为主。
• (二)教学方法
1.重视因材施教 ,人尽其材。
2.注意生动活泼 ,有张有弛
四、教师论
• 唐朝以来 ,科举制度盛行 ,文学的重要性超过经学 ,不以师
传为荣 ,形成了轻视师道、耻学于师的风气。
• 公元802年 ,韩愈发表 《师说》论师道 ,对当时这种思想进行
了猛烈的冲击
(一)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
终不解矣。”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直接否定了孔子的
“生而知之”。
(二)教师的主要任务
• 传道 :传儒家的仁义之道 ,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核心)
• 授业 :包括 “六艺经传”与古文。
• 解惑 :解决 “道”与 “业”过程中的疑问。
(二)教师的主要任务
• 韩愈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 ,流传为共知的名言 ,
也为以后的教师所接受。
• 韩愈的教师论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 择师的标准
• 韩愈把 “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 ,也是择师的首要标准。
•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四) 师生关系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两者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
鸿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
攻 ,如是而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