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综合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 膈疝胸片 左侧胸腔内可见充气的胃泡和肠管影,纵隔向对侧移位 32 1. 一般治疗 2. 氧疗和辅助通气 3.PS 替代疗法 4. 关闭动脉导管 六、治疗 目的是保证通换气功能,待自身 PS 产生 ↑ , RDS 得以恢复。 机械通气和应用 PS 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33 ① 保温:置于暖箱内或辐射式抢救台上,保持肤温36.5℃; ② 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气; ③ 保证液体和营养供应: 第 1 天液量 65 ~ 75ml/ (㎏ · d ),渐增,液量不宜多; ④ 纠正酸中毒: a. 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正压通气,纠正呼酸 ; b. 保证通气条件下,剩余碱( BE )负值 6 时,需用碱性 药,公式: 5% 碳酸氢钠 ml 数 = -BE ×体重× 0.5 c.BE 负值 6 时,去除病因(改善循环、纠正低氧血症或 贫血等) ⑤ 抗生素 1. 一般治疗 34 ( 1 )吸氧 指征:吸入空气时, PaO 2 50mmHg 或 TcSO 2 90% 方式:鼻导管、面罩、头罩吸氧 注意:监测 FiO 2 目标:维持 PaO 2 50 ~ 80mmHg 和 TcSO 2 90% ~ 95% 2. 氧疗和辅助通气 35 ( 2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 ) 作用:呼气末增加气体存留, FRC 增加,防止呼气时 肺泡萎陷,提高氧合及减少肺内分流; 指征(有自主呼吸患儿,当 PaCO 2 ≤60 mmHg 时): FiO 2 > 0.3 时, PaO 2 50mmHg 或 TcSO 2 < 90% (紫绀型先心病除外); 适应症:轻中度 RDS 、频发呼吸暂停 方式:鼻塞(最常用)、气管插管、 面罩、鼻咽管 参数:鼻塞 CPAP 4~6cmH 2 O 2. 氧疗和辅助通气 36 CPAP 参数调节幅度 CPAP 1 ~ 2cmH 2 O/ 次 ,最高不超过 8~10cmH 2 O; FiO 2 0.05/ 次 ,最高可达 0.8; 维持血气 PaO 2 50 ~ 80mmHg 或 TcSO 2 90% ~ 95% PaCO 2 60mmHg 撤离指征 FiO 2 0.3 及 CPAP 3cmH 2 O 时, PaO 2 > 60mmHg 或 TcSO 2 > 92% 37 ☆ 机械通气指征: ① FiO 2 =0.6 时, PaO 2 50mmHg 或 TcSO 2 < 85% (紫绀型先心病除外); ② PaCO 2 > 60~70mmHg 伴 pH 值< 7.25 ; ③ 严重或常规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 ☆ 具备任意一项即可经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 初调参数和参数调节幅度: 一般情况下每次调节 1 或 2 个参数 ( 3 )常频机械通气( CMV ) 38 PIP PEEP RR TI FR FiO 2 ( cmH 2 O ) ( cmH 2 O ) ( bpm ) ( sec ) (L/min) RDS 初 调参数 20~25 5~6 25~30 0.3~0.4 8~12 调节 幅度 1~2 1~2 5 0.05~0.1 0.05 常频机械通气参数调节 ☆ 一般调整参数后 15-30 分钟检测动脉血气, 根据结果再调整参数,直至血气正常。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陕 西中 医学 院第二附 属医 院 郭彦孜 2 [ 目的要求 ] 1 、了解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 2 、熟悉 PS 成分与产生、呼吸窘迫综合症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辅助检查、鉴别诊断。 3 、掌握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原则。 3 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RDS) 又称肺透明膜病 (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 HMD) 主要原因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生后不久 (2 ~ 6 小时内 ) 出现呼吸窘迫 , 并进行性加重; 多见于早产儿 , 也可见于剖宫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