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课件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因声求气】 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吟咏诗韵】 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因声求气--- “读” 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 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唐诗、宋词也不外乎表达喜怒哀乐之情。其中程度不同,声音的表现也不同: 小喜往往声丽,如“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小怒往往声愤,如“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流水”; 小哀往往声伤,如“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小乐而往往声逸,如“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 大喜往往声放,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大怒往往声躁,如“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大哀往往声惨,如“主客夜呻吟,痛人妻子心”; 大乐往往声荡,如“骤然始散东城外,倏忽还逢南陌头”。 2、掌握知识技巧——声律知识 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①节奏 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 。如: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快慢 高兴、害怕、激动、愤怒,宜快; 悲伤、失望、冷谈、庄严,宜慢 ③抑扬 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句有起伏,抑扬顿挫。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申诉等感情。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赞扬等感情。 平直调:表示悲痛、冷淡、庄严等感情。曲折调: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④轻重 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 3、情感要求 吟诵者所需要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要想使你的吟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要在感情上打动别人。而要在感情上打动别人,就必须先自己为作品的感情所激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没有感情的吟诵自然就称不上是艺术,要想使你的吟诵有一定的艺术性,就必须动真情,有深情。 二、知识链接-----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与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3、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结构形式 :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1、将进酒 【因声求气】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吟咏诗韵】 全面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赏析】 1、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颇能够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基调是壮。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这前后二句,既

文档评论(0)

meow9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