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知识点附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内科知识点 ( 附件 ) 心脏触诊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答:(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确定心尖搏动位置。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样搏动是右室肥厚的可靠指征。 2)震颤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时相 常见疾病 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收缩期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 2 肋间 收缩期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 3-4 肋间 收缩期 室间隔缺损 胸骨左缘第 2 肋间 连续性 动脉导管未闭 心尖区 舒张期 二尖瓣狭窄 心尖区 收缩期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3 )心包摩擦感 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 感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 正常心浊音界及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答: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见下表 右界( cm ) 肋间 左界( cm ) 2 ~3 Ⅱ 2 ~3 2 ~3 Ⅲ 3.5 ~4.5 3 ~4 Ⅳ 5 ~6 Ⅴ 7 ~9 2 (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 10cm) 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 1)心脏以外因素:可造成心脏移位或心浊音界改变。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 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使心界移向患侧; 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导致横膈抬高、 (原创:叁肆伍叁柒捌壹壹玖)心脏横位,可使心界向左增大; 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2)心脏本身病变:①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②右心室增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为主,但不向下增大。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等;③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扩张型心肌病等;④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 左房显著增大时, 胸骨左缘第 3 肋间心浊音界增大, 心腰消失;当两者均增大时,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心;⑤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右缘第 1 、2 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⑥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 宽。 舒张期的额外心音及其临床意义? 答:( 1)奔马律:是心肌严重损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分为: 3 ①舒张早期奔马律:提示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心室扩张、收缩性心力衰竭,如扩张型心肌 病、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 ②舒张晚期奔马律:多见于舒张末压增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 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等。 ③重叠性奔马律:常见心肌病或心力衰竭。 (2 )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并且是二尖瓣瓣叶弹性及活动尚 好的间接指标,是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重要参考条件。 (3 )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4 )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粘液瘤。 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强度分级? 答:(1 )产生机制: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在血流加速、瓣膜口狭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 窄等)、瓣膜关闭不全(器质性或相对性关闭不全) 、异常血流通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腔异常结构(心室内乳头肌、腱索断裂等) 、血管管径异常(大血管瘤样扩张等)等情况下,可 使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漩涡而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 (2 )杂音强度分级 级响度 听诊特点 震颤 1 最轻 很弱,须仔细听,易被忽略 无 2 轻度 较易听到,杂音柔和 无 3 中度 明显的杂音 无 4 响亮 杂音响亮 有 5 很响 杂音很强,向周围甚者背部传导 明显 4 6 最响 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也听得到 强烈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范围? 答: 1 )P 波:形态一般钝圆形, P 波方向在Ⅱ、Ⅲ、 aVF 、 V4 ~ V6 导联向上, aVR 导联向下,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时间小于 0.12s 。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 0.25mV ,胸导联一般小于 0.2mV 。 2 )PR 间期: 0.12 ~0.20s 。 3 )QRS 波群: ①时间:多数在 0.06-0.10s 。 ②波形和振幅: V1 、V2 导联多呈 rS 型,Rv11.0mV,V5 、V6 导联以 R 波为主, Rv52.5mV , V1 ~V6 导联 R 波逐渐增高, S 波逐渐变小, V3 ~ V4 导联 R/S ≈1 。肢体导联 I、Ⅱ、Ⅲ导联一般 主波向上, aVR 导联主波向下, aVL 、 aVF 导联可呈 R 波为主,也可呈 rS 型。 RaVR0.5mV,RI1.5mV,RaVL1.2mV,RaVF2.0mV 。 ③ Q 波:除 aVR 导联外,正常人的 Q 波时间 0.04s ,振幅小于同导联 R 波的 1

文档评论(0)

152****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