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东二中集体备课(含个人备课)教案
年级
主备人
高三
周超
学科
课题
语文 序号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
1
一、回扣课本,了解古代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目标 二、整理文中的素材,学以致用
三、积累基础知识,重点整理实词“假”、虚词“而”
一、回扣课本,整理素材,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二、积累基础知识,整理“假”“而”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教材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
秦论》《师说》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包 一、课前活动(学生活动)
括课题引入, 5 分钟教学过程,课 1、优美语段赏析: 学生台前演讲
堂练习,总
结,作业,板 2、成语积累
书设计等方
面)
二、导入:
上一单元我们复习了
古代记人叙事散文,烛之武凭借 2 分钟
自己的智慧劝退了秦伯,使郑国
免受灭国之灾,本周我们再学习
古代议论散文,看他们是如何阐
述自己观点,并让别人信服的。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学生复习,回扣课本 2 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寡人之于国也》
的论证方法
师生共同分析文章结构
(1)学生回忆文章内容, 利于分
析结构。
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
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
3 分钟
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了“民不
加多”的疑问,抛出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分析“民不加
多”的原因。孟子没有直接说明
原因,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事例
设喻,使其易于接受。
第三部分,孟子阐述使民加多的
根本措施。
(2)师生共同分析
学生讨论问题,教师明确
问题:孟子并没有直接劝
说梁惠王要实行“仁政”,但是
我们知道梁惠王肯定会接受他的
建议,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孟子是如何运用论证的艺术让他 5 分钟
接受的呢?
明确:①善用比喻。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孟子根据梁惠王喜
欢打仗的特点,以他熟悉的事例设
喻,使其容易接受。 用“五十步笑
百步”来比喻梁惠王所谓的“尽
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②善用排比,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
章具有雄辩的气势, 表现在语言上
教学流程(包
就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如本文
括课题引入,
教学过程,课中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
堂练习,总 多”的道理时,连用了四组排偶
结,作业,板 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书设计等方
③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段落分
明,层次井然,且环环相扣,不可
分割。在本文中,末尾依次用“寡
人之民不加多”, “则无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
焉”,这样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
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体现了各部
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全文连成了
一个有机整体。
2、学以致用
( 1)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论证
方法
《寡人之于国也》 比喻论证,排比
句式
3 分钟
《劝学》通篇运用比喻论证论证观
点“学不可以已”, 开篇提出中心
论点
《过秦论》以史实为论据, 用观点
统率材料;对比论证
《师说》运用对比的方法, 反复论
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
( 2)素材积累《学案》 P86
学生运用本单元中的材料积累写
作素材
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
2 分钟
舍,金石可镂。
适用话题:“持之以恒”“执著”
精彩运用:执著是“咬定青山不放
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执著是坚
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 如锚
碇般坚强稳定, 稳住左顾右盼、 游
离不定的心思。
3、识记背诵
学生背诵相关章节,背诵默
写
4、基础知识整理
学生做《学案》 p84 基础知
识
学生分组展示,教师重点强
调
学生积累整理
例:
假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15 分钟
(借)
②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凭
借,借助)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③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
不真,与 真 相对)
教学流程(包
括课题引入, ⑤假令仆伏法受诛(假令:假如)
教学过程,课
堂练习,总 ⑥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
结,作业,板
书设计等方 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面) (如果、假如)
推导提示:“假”的本义是“借”。
“借”不是要“给”吗?故有“给
予”之义。借来东西(比如钱)当
然就有了“凭借”。借来东西不是
真的属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
“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进一步
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
义。
5 分钟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
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
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
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就 接
着 ,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
宴》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
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 但是
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拔苗助长-课件.ppt VIP
- 关于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勘测设计费.pdf VIP
- 八选一数据选择器详解.doc VIP
- QSPI 9739-2016 风力发电场技术监督规程.pdf VIP
- 2025年陕西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录用公务员(20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神经科学领域侵入式脑机接口电极材料研发热点与应用趋势.docx VIP
- ECharts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2章 折线图和饼图.pptx VIP
- 《ISO17665-1翻译版》.doc
- 冀人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 动物的身体》课时一 精品课件.pptx
- 污水处理厂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