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改变的机制、分类与临床意义ppt参考课件.ppt

ST-T改变的机制、分类与临床意义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甲状腺功能亢进 据报道约25%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有非特异性ST-T改变,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多数是一过性的。 * (3)嗜铬细胞瘤 该病由于高血压、心肌缺血或血中儿茶酚胺过多导致“儿茶酚胺心肌病变”引起心电图异常。类似高血压或心肌缺血的ST-T波改变。 * 17、消化系统疾患 急腹症患者如急性胰腺炎(多是坏死性)、急性胆囊炎伴或不伴感染性休克,胃溃疡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切除术后,因自主神经中枢受刺激后,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入血中,出现V2、V3导联巨大T波倒置伴或不伴ST段抬高或压低。 * 18、电张调节性T波变化 发生在心室除极顺序异常消失后,T波变化仍然存在,并持续一段时间后自行恢复。多发生在心动过速或安装起搏器后,倒置T波分布的导联取决于起搏部位,右心室、心内膜起搏表现在Ⅱ、Ⅲ、aVF导联,左心室起搏时V3、V4、V5导联T波倒置。倒置程度与持续时间,取决于起搏刺激的强度与起搏时间。 * 19、其他 其他疾病如严重贫血、严重胸廓畸形、漏斗胸、肿瘤放疗、化疗、饱餐、体位改变、过度换气以及情绪波动等均会引起非特异ST-T波改变。 * 二、根据发生机制分类 1. 原发性ST-T改变 由于心肌本身原因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的心电图ST-T发生改变 2. 继发性ST-T改变 因心室除极异常继而造成心室复极异常所引起的心电图ST-T改变 主要见于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动、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 * (一)原发性ST-T改变 *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内膜面复极延迟 1、ST段压低 1.0 mm depression Downsloping: Very predictive Horizontal: Very predictive Upsloping: Predictive if angina present 2.0 mm depression Usually indicative of ischemia 2、T波对称高耸 *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改变 * 心外膜下/透壁心肌缺血 1、ST段抬高——平台期损伤电流朝向心外膜 2、T对称倒置、低平或双向——反向复极 *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改变 * ST-T镜像改变 * 心梗后ST再次抬高 急性心包炎 室壁瘤(前壁多见) 室壁运动异常 梗死延展或再梗死 冠脉痉挛 * 急性心包炎 ST elevation Due to subepicardial myocarditis (injury) Upward concave rather than convexi Diffuse rather than localized Absent aVR Often absent V1 * 急性心包炎 * 室壁瘤 * 变异性心绞痛 * 早复极综合征 Benign early repolarization Young black adults Mid-lateral precordial leads most common J-point elevated above baseline forming notch at junction of R and S waves High take-off of ST segment Upward concavity of ST segment Symmetrical, upright, often large, T-waves * 洋地黄效应 shortened QT interval characteristic down-sloping ST depression, reverse tick appearence, (shown here in leads V5 and V6) * * 高血钾 * 2、缺血性心肌病 亦称缺血性心肌病综合征,是由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痉挛和毛细血管网的病变所引起的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不平衡,导致心肌细胞减少,坏死、纤维化、疤痕和心力衰竭的一种疾病。1970年由Rurch等首先命名,1994年Dash全面阐述后确定为冠心病的一种独立类型;即缺血性心肌病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肌病。 本病的心肌病变复杂多样,包括心肌细胞不同的肥大,毛细血管网分布不成比例,微循环障碍,以及存活心肌与坏死、顿抑、冬眠心肌掺杂存在等。患者冠脉病变严重,3支病变占71%。不同冠脉病变发生率不同,左前降支100%,左右冠状动脉88%,左回旋支79%,如心电图有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引发的原因后,则应考虑为本病。 * 3、糖尿病性心肌病 1972年Rubler提出本病的概念。目前认为心肌微血管病变在本病的形成上起主导作用。由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