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33).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三讲 天下之责 这一讲我们介绍顾亭林。顾亭林,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苏州昆 山人。他出生在明朝末期,明亡之后,他作为明遗民,一直从事反清复明的活 动,过着流亡的生涯。一直到了六十七岁,才觉得匡复明朝没有希望,开始转 向归隐的生活。顾亭林的一生,一面在反清,一面在著述。我们这里主要谈谈 他的学问。 顾亭林的学问旨向为经世之学,开启了后面乾嘉学派训诂考据的风气。但 是顾亭林跟乾嘉学派又不一样。顾亭林的研究音韵训诂的目的是为了明经,为 了经世致用。所以考证的方法后面藏着很深的道德动机。而乾嘉学派则更为价 值中立,偏向现代科学式的考据方法。 虽然顾亭林有很强的经世济用的情节,但他跟一般的宋明儒者有很大的不 同,他反对心性之学,反对把仁义道德形而上化。他遭受了明清鼎革的亡国之 痛,他认为这心性学容易导致空谈误国。他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 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 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 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 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以前魏晋是清谈老庄,现在晚清是清谈孔孟。这 种清谈,让人不去做真正的实事,反而鼓励人去务虚,最后一无是处,误国误 民。 他认为明儒空谈心性,却不重视操守。他说 “以无本之仁而讲空虚之学, 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天天讲仁义道德,讲无善无恶,讲自然 发动。这些东西非但无用,而且让人离真正的圣学越来越远。顾亭林反对王阳 明和王门后学,也反对二程,认为他们讲境界,讲心性功夫,最后都流入到禅 宗里去的。 宋明理学家中,顾亭林独欣赏朱子。但他欣赏朱子,并不是说欣赏朱子的 心性学,而是欣赏朱子讲经学。在讲经学方面,朱子很博大,跟顾亭林的研究 方向有一致性。 顾亭林的学问可以归纳成八个字,叫:行己有耻,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 讲尊德性的问题。博学于文是讲道问学的问题。顾亭林认为,人既要求放心, 同时还要知道事物运行的客观机制。求放心是尊德性,那么了解事物运行机制 就是道问学了。这样道问学就不是纯粹客观的,而是有了立场与方向。 顾亭林固然不会反对德性,但是他只是了解德性的外表,他不能体会心性 学内部的意志功夫,所以在尊德性上工夫比较粗浅。 在道德上,顾亭林说行己有耻,所以他大谈名教、节义。这些名教、节义 都是在救世观念中。救世的观念,其实是一种后果论,为什么这么说?谈名 教、节义不是名教、节义本身的目的,而是救世的目的。如果士大夫不谈名 教、节义的话,明朝就会亡于清。所以,他没有意识到纯粹为了道德而道德, 他谈道德是从道德的后果上讲的。顾亭林谈道德,主要集中在礼义廉耻,而耻 最为重要。礼仪廉耻,国之四维,为什么耻最为重要呢?我们可以看到,礼义 廉都是正面的德性的发动,只有耻是对错误的反省,所以它更为深刻。只能做 到耻,礼义廉就能做到。此外,在明亡于清的背景下,亡国之耻才是眼前最为 亲身体察的。 顾亭林大部分心思都转在道问学上。顾亭林说:“君子博学于文,自身而 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品斯节斯之谓礼。”这 个文的范围很广,从身到家国天下全是文。文是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因此他 的研究不注重纯粹的文学艺术的研究,也不注重客观的理性的考据之学,而是 要注重经文的实用价值。顾亭林注重实用的思想色彩在政治措施中也有表现, 他说:“不能使天下之人以义为利,而犹使之以名为利。虽非纯王之风,亦可 以救积潦之俗矣”,如果是讲心性学,那真正的德行,既不为利,也不为名, 最纯粹的为道德而道德。人心上即使有一点追求名望的心念波动,还没有在行 为上表现出来,都算是私,就算不纯粹。但顾亭林认为,天下人追求利是不对 的,但追求名是可以的。虽然追求名并不纯粹,但是已经可以挽回很多积弊 了。所以,这个措施是实用主义的,不是从学理的核心处讲的。 顾亭林不讲心性之学,所以也受到同时代人的批评。当时有个研究心性学 的儒者李二曲,他就批评顾亭林,说你就如同佛教讲的“抛却自家无尽藏,沿 门持钵效贫儿”,你不关心性学,关心国家制度、天下治乱。但你需要知道国 家制度、天下治乱都以心性学为根基,根基不讲,你的国家制度、天下治乱的 研究就不牢靠的。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顾亭林在理论上虽然有此不足,但是他自己在行动上却是一个道德典范, 其行己有耻的精神人格为人仰仗。顾亭林有句话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名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