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探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
[摘要]本文从马家窑文化的渊源、 分期、彩陶概况、彩陶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文化分期
[中图分类号] K8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115( 2009) 02-0028-02
一、马家窑文化的渊源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发现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原始文化之一。它以陇西平原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抵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①
学术界关于马家窑文化的渊源问题历来就存在着很大争议。目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来源问题在学术界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但不同观点的争论必将对解决问题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笔者现将目前学术界的几种观点简要介绍如下:
(一)马家窑类型是是仰韶文化在甘青宁地区的继续和发展,它是直接起源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经过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文化,属于仰韶文化
晚期的一支地方性的类型遗存。②
(二)石岭下类型不是庙底沟类型发展到马家窑类型的
中介性遗存,也不能当作马家窑文化早期类型来看待。 “过去对石岭下类型的认识产生了明显的失误” ,“在甘肃东部地区它(石岭下类型) 的主要后继者是常山下层遗存” 。因此,应当“弃旧图新” ,“寻求新答案” 。 ③
(三)有的学者根据近年来甘肃东部地区几处遗址的发
掘情况,认为马家窑文化渊源问题有必要重新提出探讨, “马家窑文化虽然受了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但追究其根源还是
在甘肃境内,并且其最大可能是源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说马家窑文化是从大地湾四期遗存发展而来,是合乎客观实际情况的。④
(四)马家窑文化“渊源于仰韶文化系统晚期自具特征的大地湾仰韶晚期的陇西类型” 。马家窑文化不可能是异地迁徙而来的,只能是从陇山以西被它叠压的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发展而来。⑤
对于马家窑文化的分期,学术界历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有的学者认为,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是仰韶文化晚期的
一支地方性遗存, 应当属于仰韶文化系统⑥; 有的学者认为,半山、马厂可能是从马家窑文化中派生出来的,但它们之间
在文化面貌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半山、马厂可暂称为类型;⑦有的学者认为,马家窑类型在陶器的形式和纹饰方
面另具一种面貌,或可称为马家窑文化,时代相当于半山期或更早;⑧有的学者认为,半山、马厂各自都有一群独具特征的典型器物,都曾单独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并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分布区域,应将其分别称为半山文化、马厂文化,而且半山文化源于马家窑文化,半山中期的一些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现,成为日后马厂文化的根基;⑨有的学者注意到,小坪子的彩陶既有些像马家窑,又有些像半山,由此认为小坪子期应该是联系马家窑和半山期的中间环节,半山期乃是马家窑期经过小坪子期逐步发展起来的。⑩ 11
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及其彩陶概况
根据地层叠压情况与碳― 14 的年代测定结果, 我们可以
把马家窑文化的诸类型排列成下列的年代序列 :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其中,石岭下类型代表马家窑文化早期,马家窑类型代表中期,半山与马厂类型代表晚期。 12
石岭下类型的文化遗存首先发现于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石岭下村,主要分布在渭河上游及其支流葫芦河和西汉水洮河等流域。石岭下类型彩陶器的彩绘以黑彩为主,也有少
量的白彩。 彩绘纹饰以鸟纹为主, 同时还有各种几何形花纹,
另外还有鲵鱼纹与蛙纹等动物纹饰。这些纹饰主要施绘于壶、
罐、钵等器物的上腹及口沿部,通体施绘的较少。典型的彩
陶器有盆、钵、壶、细颈瓶、侈口圆腹罐等。
马家窑类型因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
3100~前 2700 年。马家窑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广, 东起泾、
渭河上游,西至黄河上游的龙羊峡附近,北入宁夏清水河流
域,南达四川闽江流域汶川县地区。 13 据调查,马家窑类型遗址共 300 多处。其中经过正式发掘的有临洮马家窑、永靖范家村 14、永登蒋家坪等十多处遗址。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底色多呈橙黄色,少数呈砖红色。彩陶表面打磨光滑,多用单一的黑彩描绘,施在器表的局部或全部,有的还施在内壁。马家窑彩陶的纹饰以动物纹饰和几何纹饰为主。动物纹饰主要是鸟纹,另外还有鱼纹、蛙纹和蝌蚪纹等;几何纹饰则有旋涡纹、水波纹、圆圈纹和草叶纹等。典型的彩陶器有哆口尖底瓶、平底瓶、卷沿曲腹盆、束腰双耳罐、敛口瓮等。
半山类型因半山遗址而得名, 年代约为公元前 2600~前 2300 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庄浪河
流域。这一时期的彩陶造型美观,纹饰富丽堂皇,附加堆纹
富于变化。主要使用红、黑两色相间的锯齿形花纹为母题勾
勒出各种绚丽多彩、形式多变的图案。彩陶纹饰主要有旋涡
纹、水波纹、平形带状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