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诵读诗歌,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形象;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思维发展与提升 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诗歌意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品读经典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情景理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相爱之情;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点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识——识得“庐山”真面目
1.导入新课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出无尽的遐想。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称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下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歌,去欣赏一处美景,感受一段深情,品味一种理趣。
2.走近诗人
①学生眼中的张若虚。
根据预习和课文注释,让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张若虚。
②老师眼中的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师、诗风近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日本汉学家:“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3.解读文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全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理——理清文本总概貌
1.播放朗诵音频,感知诗歌意境。
正音:滟滟(yàn) 皆似霰(xiàn) 汀上白沙(tīng)
纤尘(xiān) 捣衣砧(zhēn) 碣石潇湘(jié)
2.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找出明写“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分别对应的诗句。
明确:
文章标题包含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其中“月”这个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本诗按照月亮行动轨迹展现了“月”意象的四种状态;即:月出—月悬—西斜—月落。
与“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分别对应的诗句依次为:
明月初升: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上中天: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渐西落: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沉江海: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小结一:
线索:月出—月悬—西斜—月落。
3.师生合作诵读,想一想在诵读过程中你感受到了这首诗的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感受。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有几幅图景?
具体分工:生(1——10句)——师(11——16句)——生(17——26句)——师(27——34句)——合(35——36句)。
(教师要在学生读时跟读,保证情感的充沛,气息的流畅贯通。)
明确:
感受:美。
全诗以月亮为线索物,展现了三方面的美: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
可分为三个层次:月下之景、月下之思、月下之情。
有四幅图景: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
小结二:
月下之景:(1——8)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届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高三三模汉语文试题.doc
- 2020届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高三三模汉语文试题.pdf
- 2020年全国卷Ⅱ理综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pdf
- 2020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pdf
-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pdf
-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pdf
-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地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pdf
-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政治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doc
-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政治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pdf
-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数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pdf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docx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df
-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docx
-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df
-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docx
-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df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docx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df
-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df
-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