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原早秋诗人思归
李白《太原早秋》赏析
太原早秋李白
岁落众芳歇, 霜威出塞早, 梦绕边城月, 思归若汾水,
时当大火流。
云色渡河秋。
心飞故国楼。
无日不悠悠。
【李白】:字太白,号宵莲居士,
四川人。生活丁盛唐时期。其父是
巨商。
家庭十分富有。宵年时代曾两次离乡出游,足迹遍至长江黄河流域。开元二十三 年(唐玄宗在位年号),李白漫游至太原写下这首诗。
【太原】:太原当时是北方重镇,由丁唐太宗的父亲李渊在此起兵,夺取了 隋炀帝的江山,因此唐王朝建立后对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当时的太原与中 都长安,东都洛阳号称“三都”是为北都(亦称北京),不仅经济文化十分发达, 而且是座军事重镇,理当是李白“旅游”的必至之路。
【律诗】:律诗是唐代新兴的诗歌形式。分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律诗每首 八句,每句五字。两句为一联。上旬为出句,下句为对句。全诗分四联: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要求中问两联要对仗(即文字要相对)并且要讲究平仄。 其章法要求:起承 转 合。每联之间衔接紧密,整首诗要浑然一体。五律的文字 要求朴实凝重,不假雕饰。唐代早期作家(如王 杨 芦 骆)都写五律,盛唐时 代以王维写的最好。李白善长写绝句,五律并非他的长项,但因为他是大家,偶 一为之也不逊色。
【诗歌赏析】:
首联:岁落众芳歇, 时当大火流。
出句“岁落”二字,一般均做“岁晚”,指一年的秋冬两季。“众芳”可理 解为所有的花草树木。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到秋天,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凋谢了。对 句中的“大火”是星名。大火是古代天文书上的二十八宿之一,每逢秋天便出现 在西边的天空之上,它一出现,就标志着秋天的到来。“流”可理解为向下沉落。 这句话的意思是,此时大火星正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首联以“众芳歇”和“大火流”起,写秋天已经到来。出句写地上,对句写 天空,写的很全面。
颔联: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出句“霜威”二字是指秋天霜雪的气势。那个“塞”字是指边塞。太原不是 边塞,但它已经临近边塞,由太原向北数白里是雁门关大同(汉代叫平城)。一 出大同,便是“塞外”。因此,临近塞外的太原城,秋天刚到,那凛冽的寒气已 经从塞外直出扑向太原,尤其是对丁一个长年生长在山活水绿的天府之国的李白 来说,更觉得这秋天的威势来的有些早。对句中的“河”指黄河。山西在唐代称
“河东”,黄河从它的西面、南面流过。由太原沿汾河南下,渡过黄河便来到了 渭河平原,中都长安地处其中。估计李白的行踪是先到长安然后渡过黄河沿汾河 北上来到太原。随着秋天的到来,让他觉得那从渭河平原上飘来的白云, 一过黄 河也变了颜色。
颔联两句是此诗的关键之句。它尽写出太原这座唐代的北方重镇的早秋气 象。有以下三点颇值得注意。
一是写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在黄河之南,雁门关大同 是唐代北方的边塞,太原恰好在其中问,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和捍卫首都的 屏障。此联出句写北,对句写南,那霜威的凝重,云色的变化正是这座北方军事 重镇的象征。
二是尽显其锤字炼句的功力。上面介绍过,五言律诗中问两联要求对仗。因 此,这两联最能展示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此诗颔联出句中的“霜威”对对句中 的“云色”,均是形容形的偏正短语。“出塞”对“渡河”,届动词性的偏正短 语。“早”对“秋”二字可看作形容词,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其声韵方面,出 句“霜威出”三字均为平声,对句“云色度”皆为仄声。“塞早”都读仄声,“河 秋”都是平声。其声韵对仗为出句“平平平仄仄”对对句“仄仄仄平平”,音韵 协调,节奏分明。
三是巧妙的点题方式。唐诗的标题十分重要,尤其是试帖诗。如果偏离题目, 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不能及格。因此写律诗都要在适当的地方点题。此诗首联写 的就是太原的秋天,但没有点出那个“早字”。颔联出句的结尾,一个“早”字 点明题目,而且乂用对句中的“秋”字相照应,这样就点足了题目。而且点题的 方式非常特别,诗人把“早秋” 一词析开,分别藏丁颔联的末尾,不露痕迹,自 然天成,妙不可言。此联的两句,就像一首乐曲中最精彩的段落,一幅绘画中最 出色的画面,把它和平■庸之作区别开来。
颈联: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这一联转写作者自己。“梦”指作者的归乡之梦, “边城”指太原。对丁一
个远行在外作客他乡的游子来说,一到夜晚“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思归
之情悠然而生,但是这个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只能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 “故
国”指故乡。虽然归家的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却归心似箭,诗人的那颗心早 已飞回了故乡的家园。
颈联写远行在外,客居边城的游子怀乡之情。
尾联: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
上文指出,颔联“点题”。但这个“题”,仅仅是题材,即早秋的气象。但 诗歌的主旨(即通常所谓的主题思想)并未说出。尾联出句中的“思归”二字才 是诗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叫篇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