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产业定位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筑“雁行”产业集群 实施梯度开发战略 ——百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部分百色市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产业发展阶段和动力回顾 解放前,百色市的工业基本上是小手工业,工业基础十分落后。 解放后,百色市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八五”以来, 百色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初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成为了广西重要 的甘蔗生产、制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造纸工业基地。 2003年百色全市实现 生产总值(GDP) 16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居全区第二位,为 1998年以来的最快速度。特别是第二产业,增速达到 25.5%。三次产业结构为 29.9: 35.9: 34.2,首次从以前的“一三二”型(其中 2002年为“三一二”型) 调整为“二三一”型,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重大突破。从 1978年到 2003年,GDP增长了 26倍,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年均递增率是 14.12%。 总的来看,百色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是,整体水平仍居广西的后列, 2002年百色的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 入分别为广西的76.0%、65.5%、67.1%和66.1%。 1、发展阶段 (1)依据产业结构演变进行划分 改革开放后到现在,百色的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可以分成如下 三个阶段: “农业第一阶段(1978年~1990年,即改革开放后到‘七五’末期) 主导发展阶段”:一是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第二产业比重一直在 20%以下,二是在1978到1990的12年中,GDP增长了 276% (未扣除价格因 素,除特别指明,下同),其中农业拉动增长129%,贡献率为46.62%;第二 产业拉动增长53%,贡献率为19.19%;第三产业拉动增长94%,贡献率为 34.19%。农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接近半壁江山。 “农业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即‘八五’和‘九五’期间)一一 “工业稳 步发展阶段”:一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50%以下,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 仍然在还在40~50%的区间内;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一直在 20%以上运行。 二是在这10年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稳步发挥出来,对 GDP的 增长贡献达到31%,远远超过上一阶段的19.19%,当然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仍 然还排在第一位,对GDP的增长贡献达到37%。 第三阶段(2001年~2003年,即“十五”头三年)一一 “工业主导发展阶 段”:随着“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一 是第一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到4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突破30%。二是 在这3年中,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55%,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 其余为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4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 占据了主导地位,预计这种形态还将继续下去。 年份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变70.0060.0050.00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变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一产 .. 一产 二产 (2)依据投资率进行划分 依据投资率的大小和变化可以将改革开放后百色市的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一一“起飞阶段”:投资率持续上升,最高的 1993年达到44.44%,高过当时的全国水平(43.4%)和广西水平(31.9%)。由于 投资方向主要在工业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导致该阶段农业比重下降了 20个百 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 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 12个百分点。由于工 业的发展未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而且由于区位条件的限制,在全国外向 型经济主导发展的阶段,本地工业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从而导致第三产业比 重的增长幅度远大于第二产业,这是一种‘早熟’化的产业结构形态。 第二阶段(1994~1997年)一一“调整阶段”:由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的实施,本地区的投资率也见顶回落,最低只有 14.15%,为最高年份的30% 第三阶段(1998~2003年)一一“再次起飞阶段”:从1998年开始,投资 率触底反转,呈现逐年上升之势,2003年达到45.66%,为历史最高位。也正是 投资率的回升促成了 21世纪百色经济的再次腾飞,连续两年 GDF呈两位数增长, 而且增速越来越高,2002年较上年增长11.3%, 2003年较上年增长12.6%。另 外由于工业投资的加大,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从“一三二”转变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