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护理查房(2)演示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2);概念; 颅脑损伤分类;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底骨折;颅底骨折;颅底骨折;闭合性颅脑损伤; ■ 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脑挫裂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干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脑水肿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原发伤轻,有中间清醒期 硬膜下血肿:对冲伤,合并较重脑挫伤 脑内血肿等;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双侧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伴中线结构移位;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伴硬膜下血肿;一侧硬膜下血肿;分度;国际分类;GCS计分表;根据得分加上意识障碍的时间因素将病变分为三个类型: 轻型 GCS 13-15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以内; 中型 GCS 9-12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至6小时; 重型 GCS 3-8分,伤后昏迷或再昏迷在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者。;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的临床意义 ;意识障碍可提示颅脑损伤的病理类型 伤后即发昏迷:为原发性脑损伤所致 清醒后又昏迷:为继发性脑损伤(脑水肿、血肿)所致 伤后昏迷-清醒-再昏迷:常见于颅内血肿,尤以急性硬膜外血肿为典型 ;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瞳孔改变:正常直径3~4mm,双侧等大、等圆 伤后双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或伴有眼外斜视,多为动眼神经损伤所致 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光反应消失,眼球偏侧凝视且昏迷程度深,高热,多代表中脑受损 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表示桥脑受损 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应考虑小脑幕切迹疝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病人处于濒危状态;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 额叶伤:随意运动、语言及精神活动障碍; 颞叶伤:失语、癫痫; 顶叶伤:对侧肢体麻木、感觉减退; 枕叶伤:偏盲或全盲; 内囊损伤:三偏综合征; 基底节损伤:锥体外系运动障碍、震颤、肌张力失调; ;下丘脑损伤:出现内分泌、代谢、体温调节、摄食、内脏活动等功能障碍,出现昏迷、尿崩、高糖、水盐代谢紊乱、高烧消瘦、应激性溃疡等; 小脑损伤:同侧共济失调、肌张力下降、眼球震颤; 脑干损伤:昏迷、去大脑强直、瞳孔、眼球运动的改变、生命体征的改变; 颅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 ;颅脑外伤???期;治疗原则;护理查房 慎独+细心+爱心 ;病历介绍;查体:T 37.3 P 145次/分 R 16次/分 Bp 80/45mmHg 专科检查:幼儿男性,发育正常,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约0.2cm,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强直,肌张力高,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1级,双侧Babin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2013-1-6 头颅CT示左侧额颞可见术后颅骨缺损,硬膜下积液 初步诊断:1.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 2.颅底骨折 3.下颌骨骨折 4.癫痫 5.肺部感染 诊疗计划:1.NICU护理常规,重症监护 2.给予神经营养、补液、抑酸、抗感染等治疗 3.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诊疗经过;护理措施及治疗;急性期救治;急救中心的诊疗;紧急处理;初步诊断;神经外科专科处理;N I C U 监护;生命指征24小时监测 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变化的监测 根据病情随时复查CT 了解有无迟发性颅内血肿、脑肿胀、脑水肿及血肿增大等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血生化及血气监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气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误吸时,及时清除病人呕吐物、分泌物,排痰,应用抗生素 有舌后坠者,防置口咽通道 放置气管插管时间不易过长,间隔放气时间 如病人昏迷,气道分泌物较多不宜吸出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复苏 迅速而充分的生理复苏 恢复循环血量(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血压、通气及通氧。( 伤后早期低血压、低血氧可增加病人的死亡率有低血压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比血压正常病人死亡率高1倍) 提升血压治疗可改善预后 收缩压低于90mmHg为低血压,氧分压低于60mmHg为低血氧;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脑灌注压;保证脑灌注压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正常脑灌注压为70~90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脑灌注压在70~80mmHg最为理想,;脑灌注压降低的可能原因 血肿压迫 昏迷病人脑代谢率降低 脑血管痉挛 颅脑外伤后脑血流量普遍下降,伤区、血肿区下降更明显 ; ;颅内压监测 维持颅内压在20mmHg以下,如大于此值预后不良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直接原因: 颅内血肿(占位性病变) 脑细胞水肿(体积、细胞内) 脑肿胀等(细胞间)

文档评论(0)

150****84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