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巴氏杆菌、链球菌.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此病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及病愈后带菌猪。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 2、易感动物 在自然条件下,猪对该病易感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猪均能感染该病。一般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发病率高。 * 三、流行病学 3、传播途径 伤口是重要入侵门户,如断脐、断尾、阉割、注射等消毒不严易发生感染。 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路径。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猪和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运输工具及场地、用具的污染,容易造成该病的传播。 * 三、流行病学 4、流行特点 该病分布广泛(英、美、法、日、丹、澳等);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 ; 该病流行过程中,急性败血型常表现为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老疫区一般多呈地方流行性或零散发生,慢性居多。 * 四、发病机理 致病链球菌经呼吸道或其他途径进入机体后,首先在入侵处分裂繁殖,β型溶血性链球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透明质酸酶,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强,有利于此菌在组织中扩散、蔓延; 继而突破淋巴屏障,扩散到血液中,引起菌血症。 由于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毒素的作用,使大量红细胞溶解以致发生热性全身性败血症。 最后导致各个实质器官严重充血、出血,浆液腔出现大量浆液纤维蛋白。 * 荚 膜 ? 抗吞噬 表面物质 M蛋白 ?抗吞噬 侵袭力 LTA ? 粘 附 致 物 质 透明质酸酶 病 酶 类 脓汁变稀 物 SK SD 病灶易扩散 质 O溶血毒素:破坏细胞膜胆固醇,造成心肌损害 毒 素 S溶血毒素:破坏细胞膜磷脂,引起溶血 红疹毒素:引起腥红热发热、皮疹。 异嗜性抗原 ? 引起风湿热、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致病物质 * 五、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猪链球菌病 败血型 各器官充血、出血;浆膜有浆液性炎症变化, 心包液增多,脾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着等。主要为C、D、L?群链球菌引起,以仔猪发病较多,架子猪次之,成年猪很少发生。 脑膜脑炎型 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混浊、增多,脑实质有化脓性炎症变化。由多种C群链球菌所引起,多见于4-8周龄以下哺乳或断奶仔猪。 关节炎型 关节肿胀、充血,滑液浑浊等。 淋巴结脓肿型 颌下淋巴结、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脓肿。主要由E群链球菌引起,病愈猪带菌可达半年之久。 * 全身皮肤淤血,耳、腹下皮肤可见紫色斑块 共济失调 突发神经症状:抽搐,四肢划动 下颌淋巴结化脓性炎 * 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浑浊(细菌污染) * 水肿 *   * * * * * 六、诊断 标本 直接涂片 革兰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取可疑菌落 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 结果报告 本病的败血型症状、病变复杂,无特征性,易与其他许多败血型传染病相混淆,而脑膜脑炎型在临床上也难与CNS性疾病区别。确诊有必要作微生物学检查。 微生物学诊断: 1、可分别采取内脏、血液、脑 脊髓液、关节液、进行镜检。 2、分离培养。 3、用PCR进行菌型鉴定。 * 抗凝血或脑脊液可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阳性标本可见中性粒细胞内吞噬颗粒,偶尔可见革兰阳性球菌 涂片镜检 * 七、防制 ①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对60日龄以上猪,每年春秋两季用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接种,不论大小猪一律注射5 ml 。 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饲养方面:饲喂全价饲料,增喂青绿饲料。 管理方面:搞好圈舍清洁卫生,清除圈舍、饲槽内尖锐物。 新生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 * 七、防制 ③消除传染源,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