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 (及答案)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题画诗和咏画诗
周金标
顾名思义,题画诗是题于画面之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是狭义的题画诗。但 “题 ”
字亦有品评之意,如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就是诗人
品评屏风画的诗,但并未题于画面。后人在讨论题画诗时,较多使用广义的内涵,将品评
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其实这是不妥的。确切地说,品评画作之诗应当
称为咏画诗,它与题于画面的题画诗有诸多区别,不可不辨。
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写作了大量歌咏绘画的诗作,沈德潜认为杜
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说: “(杜甫)题画诗开出异境,后人往往
宗之。 ”但杜甫等人的诗歌并未真正题于画面,只是咏画诗。现存题画诗具迹最早的大概是
宋徽宗赵佶的作品,其《芙蓉锦鸣图》《腊梅山禽图》空白处各题有绝句一首,但这在宋
代也是偶一为之罢了。文人画兴盛于元代,文人而兼画家,自画自题,题画诗随之而兴。
唐宋以来诗画分途的局面,在元代尤其是元末彻底改观。到了明清,题画诗进入繁荣期,
几乎是无画不题。数量之多,远超唐宋。
咏画诗一般采取尊题手段,赞美画作,以逼真传神为最高境界。杜甫咏画就常常以画为
真,疑画物为真物,又用真物衬托画物,渲染画物的逼真效果。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
障 歌》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这种
手法为后人继承,如黃庭坚《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二: “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
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 ”也是疑画作真,忘情赞美。
咏画诗一般从画外入题,逐渐过渡到画面,表明观画缘起和自己的观众身份,否则显得
突兀,易致读者茫然不知所云。如杜甫《画鹘行》 “高堂见生鹘 ”,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等,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亮出自己观画者的身份。此忌对画面或作精细描写,或作概要提示。而题画诗直接题于画面,两者水乳交融。
咏画诗和题画诗一般均描写画意,借画言志,但在内容方面有所不同;题画诗一般负有
解说或伸展画意的任务,这是题画诗的天职,也是其天然局限,有点类似命题作文,无论
如何超脱,却不能天马行空,离题万里。而咏画诗没有如此顾忌,诗人往往尽情挥洒,既
可在空间上 “视通万里 ”,亦可在时间上 “思接千古 ;既可全爲照应画面,亦可随心所欲,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这种优势是题画诗所不具备的。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则从画 面引申出 “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朴素哲理。一句话,咏画诗只是借他人之图画,抒一己之怀抱。而题画诗在于谨守本分,老老实实为画面添彩,且多数题画诗又可以补充并深化
画面的意蕴,郑板桥自题《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
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内容已大大超越画意。
从篇幅看,咏画诗海阔天空,篇幅不限 ,如杜甫咏画诗多长篇七古或歌行。而題画诗则强
调“不侵画位 ”“不伤画局 ”。传统文人画在创作伊始就要考虑留白, 留白 既是 知白守黑 的
需求,也是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题,或是考虑他人或后人收藏时的题跋和钤印。而传统画
的留白大小和位置,决定了题画诗一般不可能是长篇大作,即所谓 “客不欺主 也。所以明
清 期的題画 大多 句或短 。
(摘 于 “中国青年网 ”,有 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是( )
画 的 展 了一个 程,开始 画分途,直到元代文人画 盛后, 画分途情况才改 。
B. 咏画 了尊 美画作,所以都要釆用 托手法,以 者的感受来 托画面的逼 真。
C. 文人画考 留白,是 了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 ,或是考 他人或后人收藏 跋 和
印。
D. 画 在篇幅上一般都要遵循 “客不欺主 ”的原 ,以免 “侵画位 ”,所以都比咏画
短。
(2)下列 原文 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是
文章首段先 后立,明确了中心 点,在 构上起到 全篇的作用。
文章使用 例、 比、引用和比 等手法,条理清晰, 充分。
存 画 真迹最早的是宋徽宗的作品,所以 杜甫 画 有首 之功是 的。
文章 画 和咏画 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有力地 明全文的 点。
3)咏画 和 画 一般均描写画意,借画言志,但在内容方面有所不同, 概括有何不同。
【答案】 ( 1) A
2) C
3) 画 内容体 画意, 画面添彩;增添画面的意 。咏画 内容超越画意,更多体 一己 抱,空 上 通万里 ”, 上 思接千古 。
【解析】 【分析】( 1) B , “都要釆用 托手法 ” 。表述 于 ,原文 “一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