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酸乳特点.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品加工技术; 第一节 酸乳概述 一、发酵乳制品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一) 发酵乳制品的种类 1、定义:发酵乳制品是以乳为原料,经乳酸菌或酵母等特定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乳制品。(Cultured milk,Fermented milk ) 2、分类:根据所用微生物的种类及发酵作用的特点,发酵乳制品分为两大类:酸性发酵乳和醇性发酵乳。;(1)酸性发酵乳是单独用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分解乳糖产生乳酸,并赋予产品特有的风味。 据杀菌与否,酸性发酵 乳分活菌制品和死菌制品。活菌制品包括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发酵酪乳等。死菌制品主要为乳酸饮料等。 (酪乳buttermilk是牛奶分离出的稀奶油通过搅拌得到奶油粒后排出的液体部分) ;(2)醇性发酵制品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为主,配以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其代谢产物既有乳酸,又有乙醇,具有显著的乙醇风味,又称为酒精发酵乳,也称为乳酒。如牛奶酒(kefir)、马奶酒(koumiss)。 ;(二)发酵乳制品对人体健康作用;2.医疗保健作用;二、酸奶的定义及种类;(1)根据成品的状态分;(2)按成品的风味分;(3)按原料中的脂肪含量分;(4)按发酵后的加工工艺分;(5)按菌种分;(6)按我国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分;第二节 发酵剂(Starter);一、发酵剂的种类;㈠ 发酵剂的概念和种类;3、发酵剂的概念: 发酵剂是指生产酸乳、干酪、奶油、奶酒等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1)乳酸菌纯培养物:又叫商业商种、商品发酵剂(Commercial culture, stock culture),从专门的发酵研究所购得的原始菌种。 2)母发酵剂(Mother culture):商品发酵剂的扩大培养物,是生产发酵剂的基础。 3)中间发酵剂:是母发酵剂的活化产物,也是发酵剂生产的中间环节。 4)生产发酵剂(Bulk starter):母发酵剂的扩大培养,是用于实际生产的发酵剂。;4、发酵剂的种类;;2)根据发酵剂的物理形态分;直投式发酵剂;㈡ 使用发酵剂的目的;㈢ 发酵剂用菌种的选择;二、发酵剂的制备;㈠ 制备发酵剂所需的用具及材料;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㈡ 发酵剂的制备方法;1. 菌种的活化及保存;2. 母发酵剂的制备;3. 生产发酵剂的制备;中间发酵剂和生产发酵剂制备的一般步骤;4;(四) 制备发酵剂注意的问题;三、发酵剂活力影响因素;(一)发酵剂的质量要求 乳酸菌发酵剂的质量,应符合下列各项指标要求: 1.凝块应有适当的硬度,均匀而细滑,富有弹性,组织状态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无龟裂,无皱纹,未产生气泡及乳清分离等现象。 ;2.具有优良的风味,不得有腐败味、苦味、饲料味和酵母味等异味。 3.若将凝块完全粉碎后,质地均匀,细腻滑润,略带粘性,不含块状物。 4.按规定方法接种后,在规定时间内产生凝固,无延长凝固的现象。测定活力(酸度)时符合规定指标要求。 为了不影响生产,发酵剂要提前制备,可在低温条件下短时间贮藏。;(二)发酵剂的质量检验;1、感观检验;2、化学检验;3、微生物检验;4、发酵剂污染的检验;5、发酵剂活力测定;6、设备、容器的检查; 乳酸菌纯培养物 母发酵剂 生产发酵剂 原料乳标准化 配料 过滤均质 杀菌 冷却 加发酵剂 灌装在零售容器内 发酵 冷却 入库(后熟) --- 凝固型 发酵罐中发酵 冷却 搅拌 罐装 入库(后熟)--- 搅拌型; 1.工艺流程 2.工艺技术及操作要求;2、工艺技术及操作要求;2)配料与标准化; 目的:改善风味,同时加糖可提高乳中干物质的含量和乳的稠度,有利于稳定酸乳的凝固性,使组织状态细致光滑。 一般添加量为4-7%左右。过多会使乳酸菌处于高渗状态,抑制其生长繁殖,过低会使酸乳产生尖酸味。应先将糖加热溶解后再加入原料奶中。 ;4)过滤、均质; 目的:杀灭原料乳中的杂菌,确保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钝化原料乳中对发酵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抑制物;热处理使乳中的乳清蛋白变性,以达到改善组织状态、提高粘稠度和防止成品乳清析出的目的。 一般采用90-95℃、5m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