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pdfVIP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骨科杂志 2014-09-28 作者:马信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因包括内源性因素 (遗传、发育、退变)和外源性因素(应力、营养、劳损、外伤等),但具体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腰椎间盘突出是描述形态学的术语,其分类 大多也是基于影像学上的突出部位和形态。 但临床症状的性质和轻重并不完全取决于突出形态,还与椎间盘 突出的病理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不应拘泥 于影像学分型,而要考虑不同的病理变化和类型。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历来都存在较多争议。比较常 用的有 MacNab 分类、Spengler 分类、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 (AmericanAcademyofOrthopaedirSurgeons,AAOS) 国际腰椎研究会 (Intem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ofLumbarSpine,ISSLS)分类等。 MacNab 分类分为突出(protrusion)和疝出(herniation),前者包括局 限和广泛型,后者包括脱出、破裂脱垂和游离型。Spengler 分类分为 突出(pro-truded)、脱出(extruded)和游离(sequestered)。 AAOSISSLS 分类分为退变(degeneration)、膨出(bulge)、突出 (pro-trusion)和脱出(extrusion),后者又分为韧带下型(subliga-rnentous)、 经韧带型(transligamentous)和游离型(sequestru-tion)。这种分类将疝出 作为统称,与 MacNab 分类的疝出相矛盾,国内周秉文等则将腰椎间 盘突出症分为突起型、破裂型和游离型(表 1)。因此,目前临床上对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仍较为混乱。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大体病理、免疫学等方 面存在较大差异,病变周围组织也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存在不同的发 病机制,其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方法因不同的病理变化而有所差异。基 于以上认识,我们在以往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腰椎间盘突 出症病理学分型,分为损伤疝出型、退变突出型、椎体后缘骨软骨病 伴椎 问盘突出和椎间盘囊肿四型,并建议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进行临 床评估,包括手术方法的选择。 一、损伤疝出型 损伤疝出型相当于 MacNab 分类中的疝出、Spengler 分类中的脱 出和游离、AAOSISSLS 分类中的脱出,同义语还有“extruded、 “prolapse”、“softherniation”、“truehemiation。 此型椎间盘突出在术中可见病变表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较薄,触 之较软,有弹性,触压可诱发疼痛,切开表层组织后有成块破碎的椎 间盘组织溢出,或很容易用髓核钳拉出,破碎的椎间盘物质孤立,与 椎间盘母体分离或轻度粘连(图 1)。 该型突出病变部封闭者局部内压增高,可能与炎症和水肿有关。 术中椎间盘造影时造影剂可向后延伸至后纵韧带,流入椎管内说明椎 间盘破裂。外力损伤等因素可使病灶破裂,椎间盘物质溢出后可突破 后纵韧带游离到椎管内。 (一)病理学改变 光学显微镜下疝出的椎间盘组织失去正常纤维环及髓核结构,纤 维排列松散,组织破坏,灶性炎细胞浸润及血管化;其中肉芽组织、新 生血管化明显高于退变突出型椎间盘组织,局部炎性反应更为明显 (图 1)。炎症反应和边缘血管化与损伤后修复性炎症改变有关。 我们将椎间盘突出组织在 电镜下的表现分为组织破坏和细胞调 亡的破坏征象、组织增生和细胞合成活跃的增生征象。破坏征象包括 基质坏死(不规则或鼠噬透明溶解灶、胶原纤维水肿和溶解、蛋白质沉 着),细胞坏死、调亡和功能不良(染色质凝聚、暗染、核固缩、胞质线 粒体溶解、粗面内质网池扩张、胞质暗染或皱缩)。 增生征象包括基质胶原纤维增生、胶原间质水肿、细胞水肿、线 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池扩张、核糖体增生、细胞核增大、核孔消失、 异染色质增生。 电镜下疝出的椎间盘组织以破坏征象为主:基质广泛坏死、溶解, 胶原纤维膨胀、断裂、崩解;髓核细胞破碎、坏死,周围高电子密度物 质沉积。可以认为其病理过程中有导致损伤的病理机制参与,组织受 到炎症反应侵袭,激活的溶酶体酶、降解酶和细胞毒反应导致广泛强 烈的损伤反应;坏死组织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使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