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推动备课作业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城关小学立足校本,推动教学改革,增大有效备课改革步伐,倡导作业拓展延伸,打造高效课堂,踏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不过,我们总能看到这样几个镜头:
轻视备课,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堂中,放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上,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效果却差得离谱。
是生成的,那么课程改革后应该简化备课,以至于敷衍了事。
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实用性不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原因是没有有效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提升教学质量。花力气研究备课,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下面谈一下城关小学在备课作业方面注重树立五种意识的成功做法。
一、树立对话意识
与《课程标准》对话,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教学起点,选择教学方法,摆正自己角色;与教材对话,使用丰富资源,领会编者意图,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是这样的?考虑哪种顺序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哪种顺序更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哪种顺序教学效果更好,提升驾驭教材的水平;与同伴对话,感受合作学习、集体备课的魅力,相互取长补短,使教学设计更科学、完整;与名师对话,借鉴宝贵资源,感受其独到之处;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有的放失,因材施教,使备课更有针对性。
二、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现有资源的利用者、研究者和开发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⑴努力挖掘教材亮点,使课堂生动、有趣。在《生死相随的海鸥》一文中,选用了“成千上万只海鸥从四面八方飞来,盘旋着,鸣叫着,向考察队员发起进攻”的插图,我们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及插图来实行赏析,体会海鸥们的团结精神,为表现下文的海鸥生死相随的真情埋下伏笔,这精心设计的插图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完整清晰地归纳文章线索、梳理框架,为课堂“锦上添花”。
⑵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搜集资料,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眼界。
⑶从孩子身边常见的事物做起。树的生长一课中,能够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很多问题如: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它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种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吗?树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如何证明它实行了光合作用?如果没有阳光,小树能活下去吗?能活多久?孩子们能够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科学意识、科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⑷组织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当“文字医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收集错别字的案例;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英语课上用字母组单词练习等等,学习充满了生机活力。
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古诗《江雪》时,让学生朗诵并描述当时的画面;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学平行与垂直时,让学生首先分类,找出每一类的共性,感悟理解定义。语文课中围绕“难忘的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倾听同学们的心声:“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里,欢歌笑语,留在花坛的馨香中……”;“老师,您那似严非厉的教导,将留在我的心中。回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您的呕心沥血。老师,谢谢您!”“六年的雨露,六年的阳光,六年的呵护,使我这株小小的禾苗茁壮成长。我懂得了,原来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协助,最大的幸福是给予”等等。注重细节,情动词发,如花儿般绽放。
四、树立“预设”与“生成”意识。
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把为何而学、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作为备课支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意味着教学将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尽可能设计成板块式的结构,教学预案能够大体勾画出一节课的大致思路,但不必细致到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怎么说。教师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能怎么回答,教师在课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坐井观天》一课中,教师预设: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然后动手操作,展开讨论,走进文本,理解坐井观天的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预案中,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大问题,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树立高效意识 1、整合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促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水平,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要确定切实可行的课时教学目标。同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目标内容的具体性;二是目标的可操作性;三是目标实现的即时性;四是目标设计的灵活性。 2、推广“预学—交流—拓展”的自主表格式备课模式。课前三分钟设置情境,激发“生长点”,做好情感准备和知识准备。分层出示预学题,层层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