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4).doc

小学语文_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放射性、钋、镭、冶炼、溶解、沉淀、分析、发现、 搅拌、烟熏火燎、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3. 感悟作者外貌描写、叙事、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 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的意识,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 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即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情境导入 1、出示科学家照片:同学们,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是科学家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是科学家点燃了人类的希望之火。下面,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些科学家的名字吧。 2、读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归纳两个问题: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3、认读词语,结合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科学家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体会科学精神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文本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品读文本,感悟美丽。 1.走近居里夫人,体会形象美 (1)让我们跟随作者,穿越百年的风尘,走近居里夫人,去领略她身上所折射出的闪闪发光的美丽。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用适当的词语说说居里夫人给你留下的印象。 (2)齐读“她的报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提问:居里夫人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那有没有定格在你的心中呢?你能用文中的话来描述她的形象吗?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里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女子走上了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袍,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她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小结形象:年轻漂亮,神情描写 设计意图:从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着手,并寻找文中描写居里夫人“庄严、美丽”形象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提炼出“略显疲倦”、“略带淡泊”两个词语,为下文展开教学铺垫。 (3)质疑问难:聚焦神情“略显疲倦”、“略显淡泊”句子。提问: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为什么疲倦?为什么淡泊? (4)寻找淡泊、疲倦的原因:默读全文,寻找原因(段落)。找到相应段落第3、第5段。 设计意图:顺势而导,由学生自己针对词语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寻找原因。由学生作为主体,作为课堂的主人,老师顺着学生自己的思路引导,真正实现生本课堂,尊重学生。 2、小组合作,感受内在美 (1)完成批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寻找“略显疲倦”的原因,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以小组交流的方式互谈体会 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显得特别重要。“批注”是一种辅助学习特别好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人人参与。, (2)小组完成后,全班汇报 批注“工作量大”: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一吨”,读出“工作量大”的信息。 批注“过程复杂”:由“一锅一锅”等词语,由“工作单一”、“工作程序多”凝练得出,让生通过朗读表现。 批注“环境恶劣:抓住“烟熏火燎”,想象当时的环境,通过朗读表现。 批注“充满危险”、“时间漫长”: 补充: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锅只能冶炼20公斤矿渣,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居里夫妇每天处理二十公斤的工业矿渣,居里夫人拿着跟她身高一样长的棍子,搅拌着一大锅不停地冒着泡的沸腾着的物质,还要不停的搬动器皿、倾倒溶液,累得不住的流汗、喘息,四周的烟不断的刺激她的眼睛和喉咙。而他们就是这样一锅一锅的经过了几万次的提炼,他们提炼了多得能把我们的大教室装得满满的矿石,但是最终得到的却只有0.1克镭。0.1克有多少?就像你们手中的圆珠笔尖那么一丁点儿。成吨的矿石和0.1克镭这个数字的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但是他们提炼出来了,他们成功了。现在你最想说什么?居里夫人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指导通过朗读表现。 设计意图:在学习方法的渗透中指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同时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机械单调。 (3)创设情境,想象表达,体会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结合插图,创设情境:这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夏天阳光直射进来,里面闷热得像个蒸笼一样。天一下雨,雨就淅淅沥沥地落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冬天天寒地冻,即使生上一炉子炭火也无济于事,因为四处漏风的木棚根本不能保温。木棚里连个烟囱也没有,有害毒气弥漫整个屋子里,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居里夫人,练习表达: 寒风凛冽时---------------------------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