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docVIP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例1、例2。 【教学目标】: 1.基于生活经验,体会平均数的实际需要。结合生活实例,在探索和交流中,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展数据观念,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和价值,掌握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德育认知。 【教学重点】: 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实际需要和使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记忆比赛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一)人数相等,比总数 师:上课之初,我们玩《最强大脑》速记比赛,谁想来挑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游戏直接形成象形统计图,便于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理解,平均每人记得个数就是平均数。 学生开始比赛。 师:我们一起来判断比赛输赢,为什么? 【设计意图】:用具体数据,引发学生思考,当人数相同时,比总数公平。渗透比较策略,两战队竞赛,要选择一个合理的依据进行比较。 (二)老师加入,人数不相等,再比总数不公平,产生冲突。 师:我要加入输的战队,我记住6个,再比比总数,18大于14,所以我宣布二战队获胜。 生:产生质疑,两队人数不相等,再比总数不公平。 师:教师顺势引发思考,不能比总数,该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比平均数。 【设计意图】:由于我的加入,两战队输赢发生变化,引发学生思考,人数不相等,再比总数不公平,必须寻求一个鑫的统计量,也就是平均数,进行比较。从中感受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二、小组合作探究怎么比?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生汇报,探究比赛办法。 学生小组讨论,怎么办?并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走进平均数的,在平均分数、电视选秀节目等实际生活情境中已有所了解;学生很容易迁移使用低年级时学习的一一对应比多少的方法,针对两个战队记得个数进行比较。教师只需快速唤起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记忆。能获得学生对平均数的原始感知。思考、体会平均数的实际需要。 基于平均分,学生知道平均数应该怎么计算,可能不清楚为什么这么算,为什么要算,体现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学生自然能明白平均数的意义,进而掌握平均数的求解方法。 学生对汇报同学提问。生生交流。 师:平均数5和平均数4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用个别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带动全班同学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表示一队、二队平均每人记住的个数。用具体的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总结比平均数也就是一战队和二战队平均每人记得个数。揭示课题:平均数。 师:人数不相等时,比平均数才公平。这种摆一摆得到平均数的方式,称为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学生影响学生再好不过了,通过组内讨论“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怎么办?”引发所有学生对平均数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象形统计图上移动,清楚直观的明确平均每人记住的个数就是平均数。人数不同选出最强战队时,当然要用这种表示一组选手整体水平的数去比较才合理,很自然的肯定了孩子的想法,揭示了课题。再次强化选择策略。 (二)学生汇报,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四人小组讨论。 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很多情况下,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并不方便,怎么更简洁的求出这两组数的平均数?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四人小组互相讲解算式的意思。 师: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设计意图】:做足了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感性理解和直观体会后,学生很容易用数学的思想把平均数算出来,把课堂留给学生,而我秉承“三不讲”原则。 师:引导学生体会平均数是谁记住的个数,感受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的是这一组同学的整体水平。 【设计意图】:用看似随意的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性质。 师:假设老师所在的战队其他两位同学记住的字的个数不变,而我超水平发挥,记住30个字,或者失误记住3个字,计算我们战队的平均数。 学生黑板汇报。 师:帮助学生体会,由于老师一个人成绩的变化就会影响整个战队的成绩,揭示平均数的敏感性。 【设计意图】:平均数是用来描述和比较数据的统计量,在体现两组数据总体水平时,平均数的必要性就体现了出来。通过平均数的特性让学生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一个特征数。通过比较,理解平均数的性质和意义。 三、体会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实例。 【设计意图】: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例相结合,启发学生用数学思维理性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各个层面数学素养。 (一)济南马拉松比赛。 师:出示济南马拉松比赛的场景照片。启发学生思考:跑马拉松的都是20多岁的人对吗? 生说明理由。 【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3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