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目标:课文的研读,感受伟人鲁迅先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1、导读法。2、讨论法。3、质疑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白板
教学资源:鲁迅相关资料及课文相关录音和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萧红小说创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由《纪念刘和珍君》及同学们对鲁迅的传统印象引入。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很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理解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协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因为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所以作品不但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四、深入研读讨论
1、作者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2、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很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鲁迅“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
描写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请冯雪峰的场面。萧红笔下的冯雪峰开朗健谈,学问渊博,广闻多见,“走过二万五千里”,被鲁迅戏称为贩卖精神武器的“商人”。这个部分鲁迅的诙谐风趣,自然随和,当可为我们所见,对于青年人的爱护,对革命的支持在此文中也进一步得到体现。
本课小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能够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体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能够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能够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能够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作业布置:
1、课下阅读关于鲁迅的文章和相关回忆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
2、完成课后词句品析。
板书设计: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呼兰河传 生死场
总体印象 生活细节
个性、情趣、魅力、气质
课后反思:
缺点:
优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