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上课-荷塘月色.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 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 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 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 色》。 荷 花 走 近 作 者 朱自清像 在清华大学任 教时的朱自清 作者简介 朱自清 (1898 — 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 秋实。祖籍浙江绍兴, 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 1916 年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 1920 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 1925 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31 — 1932 年在英 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 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 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 朱自清与家 人,自 1903 年定 居扬州后,曾居 住过多处。开始 住天宁门街,后 迁居弥陀巷、南 皮市街、东关街、 仁丰里等。现在 保全下来的为安 乐巷 27 号故居。 图为故居门口。 1916 年 12 月 15 日,朱自 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 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 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 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 妻感情甚好。 1929 年 11 月 26 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 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 历史》、《别》、散文《给 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 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 1921 年冬,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时与友人合影。 (左为朱自清) 年 12 31 日,欢送 1921 月 俞平伯赴美国 考察时在杭州 合影。右起: 俞平伯、朱自 清、叶圣陶、 许若昂。 1931 年 8 月赴英国留学前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 全体师生合影,前排右一为俞平伯,右二为朱自清。 送行的有胡秋原、林庚、等十余人。 1932 年与英国友人摄于伦敦,二排右二为朱自清。 1932 年 8 月 4 日, 朱自清与陈竹隐在 上海结婚。 朱自清与陈竹隐赴普陀山度蜜月。右二 为朱自清,右三为陈竹隐。 1939 年 8 月,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三子朱乔 森、幼子朱思俞(前右)摄于昆明翠湖公园。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同人合影 (左起第七人为朱自清) 1948 年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 一人至第四人为朱自清、余冠英、李广田、许维遹。 1948 年 6 月 18 日, 朱自清在拒绝“美援” 和“美援面粉”的声 明上签名。 6 月 19 日平津各大 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 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 严正声明。 1948 年 8 月 12 日, 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逝世。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27 年 7 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 地的时候。 面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 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 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 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 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 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 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 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 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 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 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 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 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相关图片 1978 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 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 清华园中的荷塘 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 整体把握 第 1 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第 2 段 漫步小路。描写去荷塘的小路。 第 3 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 4 段 月色下的荷塘。 第 5 段 荷塘上的月色。 第 6 段 月光下的荷塘四周。 第 7-9 段 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