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概述(ppt 48页).ppt

某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概述(ppt 48页).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 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成为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新的重要动力源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形成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 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区域,在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原经济区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总体目标为“五新”: 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 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 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 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 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在具体实施中,分两步走: 第一步:五年彰显优势 力争到2015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发展接近中部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迈出重要步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 第二步:十年实现崛起 到20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赶上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努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全国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明显提升,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实现新跨越,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初步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基本建成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 中原经济区战略布局 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衔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 形成以郑州和与之毗邻城市为核心区 以全省18个省辖市为主体区 以联动发展的周边地区为合作区 总体发展态势 充分发挥郑州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心作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联系,主动融入沿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内部融合、联动周边、贯通东西的发展态势 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构筑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主体功能互促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强化核心 拓展外延 高起点建设郑汴新区,强化交通枢纽、金融、贸易、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 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郑州省会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实现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对接联动 建设高效便捷交通网络,密切经济联系,拓展辐射范围,促进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主体区、合作区”优势互补、协调互动、融合发展 提升两轴 对接周边 按照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依托陆桥通道,强化郑州、洛阳、开封的重要支撑作用,发挥商丘、三门峡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形成沿陇海发展轴 依托京广通道,发挥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形成沿京广发展轴 发挥濮阳、周口、南阳、焦作、济源等连接周边的重要作用,依托出省通道,拓展对外联系 提升商丘、周口等在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增强三门峡在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凸显安阳、濮阳、焦作、济源等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作用,密切区域合作 推动与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经济带、关中一天水等周边经济区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增强中原经济区战略腹地和核心枢纽效应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 战略取向 背景及演化 河南基本省情特征 现阶段河南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及要义 战略支撑体系与发展途径 一、背景及演化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缤彩纷呈的新时代,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从理论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都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新景象 单一的“地域综合体”模式不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央与地方(省市)政府集中与分治并存的公共服务格局——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和多重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区域发展 的五次浪潮 1979年,以14个经济特区起步建设为标志的沿海地区率先开发开发战略,小平同志92南巡讲话进一步推进前进步伐 始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短缺经济逆转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致力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也是争论最多的区域开发战略 世纪之交力图改变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积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起步2003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十一五”中后期开始,众多不同区域发展战略集中涌现,并酝酿提升进入国家层面 地方的渴望与错失的机遇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广西北部湾、中国图们江、辽宁沿海、关中-天水、黄河三角洲、鄱阳湖生态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fenxchuangj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