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资料精品教育文档.ppt

砾石层边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讨-资料精品教育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礫石層邊坡形成土石流之微地形探討 水土保持學報 第 37 卷 第四期 游繁結、吳仁明、翁緯明 授課老師:鄭皆達 指導老師:張光宗 林明慧 2 一、 前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結果 四、 討論 五、 結論 3 土石流為一具有強大破壞力之土砂運動型態,從發生至 停止之過程中,頗受地形條件、水流狀況與土體組成等因 子之影響,而呈現不同之流動形態與規模。 本研究擬藉航照判釋、理論分析、現地調查與試驗分析 等方法,以苗栗縣火炎山為研究案例,進行崩塌轉換為土 石流過程之分析。 前言 4 土石流發生的環境 豪雨之際,溪谷兩側斜面發生崩塌,崩 落至溪床且和正在運動之土砂礫與大量 地表水混合,形成流體沿溪谷流下。 大量地表逕流對溪谷兩岸或溪床上土砂 礫作用,使水與土砂礫混合一體而流 下。 溪谷兩側崩落土砂形成天然壩體,當天 然壩含水量增加,導致發生滲流或上游 貯水越過壩頂,而使土體崩壞形成土石 流。 遠藤 (1958) 歸納 5 地文因子 水文因子 誘發土石流的因 子 以土石流的地貌條件、地質組成、 促發因素、力學特徵等為指標區分。 以降雨量與降雨強度區分。 6 研究 方法 地形調查 水文分析 坡面崩塌與土石流調查 相片基本圖數化分析 土石流臨界坡度推估 土石流流量推估 7 坡面崩塌與土石流調查 類型特性 崩塌 土石流 發生位置 邊坡斜面 崩塌斜面或沖蝕溝 堆積型式 崖錐 舌狀或扇狀堆積 停積範圍 小於 2 倍崩塌高 大於 2 倍崩塌高 堆積形狀 縱軸不一定大於橫軸 縱軸大於橫軸 植株 傾倒之林木尚附著枝 葉 林木樹幹表皮充分磨 損,幾乎無枝葉附著 堆積區粒徑分布 堆積表面之土石無明 顯之篩分現象 堆積表面之前緣有較 粗大之石、礫材料, 有明顯之篩分現象 8 相片基本圖數化分析 數化後的相片基本圖進行數位化處理,可量測集水面 積、崩塌面積、堆積區面積、形狀係數、平均坡度等 特性。 參數 讀取方法 集水區面積 利用 MAPINFO 軟體圈繪相片基本圖發生土石 流的集水區範圍,並讀取集水區面積。 平均坡度 至現地利用 GPS 定位系統將發生區、輸送 區、堆積區定位,再利用相片基本圖讀取各河 道的高差及水平距離,藉以計算平均坡度。 崩塌面積 將相片基本圖的裸露地範圍用 MAPINFO 圈繪 並讀取面積。 堆積區面積 將航空照片的土石堆積區轉繪在相片基本圖 上,再利用 MAPINFO 圈繪堆積區以讀取面 積。 9 土石流臨界坡度推估 ? ? s i n 1 s i n s a t w T H nh ? ? ? ? ? ? ? ? ? c o st a n s a t w R H n h ? ? ? ? ? ? T : 推移力 R : 阻抗力 γ sat : 飽和土砂之單位體積重 γ w : 水之單位體積重 H : 土砂堆積高 h : 水位 ( 由堆積底部量起 ) θ : 溪床坡度 ( ° ) Φ : 土砂之摩擦角 n : 孔隙率 t a n 1 t a n w s a t w H n h ? ? ? ? ? ? ? ? 欲使堆積土砂發生流動,則推移力必需大於阻抗力,在臨界條 件時 Fs=R/T=1 : 10 土石流流量推估 首先估算流動中之土石流體積濃度 ? ? ? ? t a n t a n t a n D C ? ? ? ? ? ? ? ? ? ? ? ? ? ? ρ : 水之密度 σ : 土石之密度 θ : 溪床平均坡度 Φ : 土石之內摩擦角 以合理化公式推估清水流流量 Q w ,再推估清水流量與土石流 體積濃度 C D ,可推求土石流之流量 Q D 之關係 * * D w D C Q Q C C ? ? 溪床上土石堆積物之體積濃度 C* = I ﹣ Pr , Pr 為溪床上土石堆積之孔隙率。 土石流流深 h D 為 5 3 3 10 W D D n Q h S B ? ? ? ? ? ? ? ? n W : 曼寧係數 B : 溪床寬度 (m) S : 溪床坡度 (tan θ ) ? 自然環境 ? 土石流地形描述 ? 邊坡破壞 ? 土石流形貌 ? 水文分析 ? 土石流運動形態與規模 11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