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街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三行街区的分布   十三行从广州的历史中隐退,距今仅一个半世纪,但广州的城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要凭吊行商行号或外人 夷馆的遗址,已经不可能了。图中所示是当时十三行街区的分布状况,   现在谈及的行商行号及西洋夷馆的分布基本上是嘉庆、道光以后的情况。此处所谓 “十三行街区”,并不只是老广 州所熟悉的十三行路 (清代称十三行街),在此,它指的是外洋行及夷馆所分布的整个区域。大致是南濒珠江,北至今天 的和平东路,东至今仁济路,西至今长乐路的范围内。   广州商馆区图 十三行行商的行号相对分散。大多数的行号是在十三行街之外,但为了与西洋商人联系方便,许多行号与十三行街 也就近在咫尺。如十三行街往东,清代名回澜(栏)桥之地,即今回栏新街至人民南路的仁济路路段,便有若干行号设立 于此,计有梁经国的天宝行、卢观恒的广利行、伍秉鉴的怡和行、黎颜裕的西成行、关成发的万合行等。另外,谢嘉梧 的东裕行在仁济路的登龙巷。当然也有行号是设置在十三行街的,除了赫赫有名的潘家的同文行外(在今同文路),还曾 经有李应桂的万源行、刘德章的东生行等。   夷馆既是西洋商人居住之地,也是他们的商铺、账房。外人夷馆,尽数位于十三行街,即今天的十三行路。路上不 仅有夷馆,而且有行商的行号,这些房屋都是坐北朝南,面向珠江。从西至东,依次分布如下 (方括号内为分割街区的 南北向街道名称,夷馆后圆括号内为其中文 “行”名):   卢观恒的广利行——郑崇谦的会隆行(嘉庆年间已破产,行号不知为何人接管,但西人仍习惯称此房产为会隆 行)——[联兴街]——丹麦馆 (黄旗行)——[靖远街]——西班牙馆(大吕宋馆)——法国馆 (高公行,另有资料说是 “旧公 行”) ——刘德章的东生行 (后为潘文涛的中和行)——街角馆 (connet factory,外人记载此处中文名为燕子巢,不知何 所指)—— [同文街]——美国馆 (广顺行,又有阼广源行者)——李应桂的万源行——宝顺行——帝国馆(双鹰行)——瑞 典馆(瑞行,一作修和行) ——旧英国馆(隆顺行)——炒炒 (混合)馆 (英文名一作 Panee Factory,为巴斯馆之意,中文名 作丰泰行)—— [新豆栏街](即英文文献中之 “猪巷”,Hog Lane)——新英国馆 (保和行)——荷兰馆 (集义行)——小溪 馆 (义和行)。   在夷馆与珠江之间,还有两片广场,是西洋商人休憩散步之地。嘉道期间,在广州的西洋商人以英、美两国势力最 大,人数最多,因此,这两片广场也就分别被命名为 “美国花园”和 “英国花园”。直到道光二年(1822)十三行街大火 之前,这片广场是西洋商人专用的,周围用栏杆圈围。火灾后,栏杆被毁坏,这个原来封闭的广场就成了通衢大道。据 长期寓居广州的美国商人亨特回忆, “一些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也喜欢聚集在这里做些小本生意。这些小商贩有卖咸橄榄、 卖花生、卖糕点、卖茶水、卖粥的,还卖许多其他吃的喝的东西,但没有卖比茶更烈性的饮料”。这里俨然成了小商贩 的乐园,为这个外国人聚居的社区平添了几分中国的色彩。   十三行街的南侧中西商馆杂处,以西洋夷馆为主,这是乾隆以后为了使规模日益扩大的贸易顺利进行而采取的集中 管理的措施。对于这样的做法,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封闭保守,因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于贸易的有效运作起到了不可低 估的作用。虽然西洋商人对于清政府的种种做法多有怨言,但是他们也承认,在广州做生意的效率绝对不逊色于欧洲的 任何一个口岸。并且,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外商的人身安全,十分注意对附近地区的管理。 “同文街与美国馆的拐角处设 有一个守卫所,有 10 到 12 名中国士兵驻扎,作为警察以防止中国人骚扰 ‘番鬼’。”在商馆前的广场成了各色人等流 连之地后,只要外国人提出这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巡役们就会随传随到,驱散那些摆摊的小商贩。   虽然商馆的生活空间有限,西洋商人对于这里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美国商人亨特就说: “由于这里(商馆)的生活充 满情趣,由于彼此间良好的社会感情,和无限友谊的存在;由于与被指定同我们做生意的中国人交易的便利,以及他们 众所周知的诚实,都使我们形成一种对人身和财产的绝对安全感,任何一个曾在这里居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 ‘老广 州’,在离开商馆时,无不怀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这番话说明十三行街区的布局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摘自:《广州外洋行商人》   十三行的建筑风格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