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 采用了导语加小标题的方式结构全篇的。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 “ 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 ‘ 超级稻 目标,而 ” 接着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 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而导语与后文是总分关系。后文四个部分又分别 写了他的工作态度、方法,学术精神、品格,道德操守、准则,个人理想、志向。 这样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 4. 作者为什么说 “ 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 场新的 ‘ 绿色革命 ” ? 【答案】 这是全文结束部分的一个总结性语段。前一分句是对袁隆平的高 度评价,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世界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其他科学家相提并论, 这也是对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赞美。他所做出的贡献与其他最优秀的科学家的发 现一样,堪称一场 “ 革命 ” ,这场革命正由他引导着,向贫穷与饥饿开战,并一定 会取得辉煌的胜利。 5. “ 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 作 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问句? 【答案】 这是文中用来引出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背景的一个设问性语句。 这句话引出了下一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概 括起来看,中国出现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 “ 民以食为天 ” 的说法,是历史赋予这位知识分子、伟大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袁隆平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 的农业科学家的责任; 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胆量。这句话还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的作用。 [ 写法 · 借鉴 ] 1. 写作特色 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 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 .... 分析、评论。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 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 作为通讯文, 作者以事实为主,以记叙为主要的写作手法。同时,为了更丰富地展示人物,塑 造人物,作者在记叙的同时,使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尤其是在记叙中的议论, 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夹叙夹议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 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 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2. 写法指导 (1) 叙述是基础,议论是一种升华。 (2) 记叙和议论要浑然一体。不能叙这个,议那个。 3. 迁移应用 请你恰当地运用 “ 夹叙夹议 ” 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文字。 (300 字左右 ) 【参考答案】 逆流而上,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 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 …… 我忆起了他 ——“ 长太息以掩涕 兮,哀民生之多艰 ” 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 …… 突然,他仰天长叹 : “ 天啊奈 何你这般的待我!君王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 意也! ” 他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 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 “ 我懂,我真的懂! ”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 真挚强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