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 等医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1) 理论框架的建立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共 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 结 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有腔调人与自然、社会环 境密切相关
(1) 人体结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
(2) 《内经》将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作了对应联系,并认为局部的病变可 以影响到全身或其他脏器,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2《内经》系统的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是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到
医学领域
(1) 《内经》认为精气湿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构成本原 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
也皆由精化生
(2) 《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让你体内阴阳双方也 是平和协调的
(3) 《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内经》创建了经络理论
3内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
4《难经》
5《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 东汉张仲景著,后经王叔和分
为《伤寒论》与《杂病论》,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 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 辨证论治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三部医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2宋金元时期
南宋 陈言(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简称《三因方》)全书将病因分为三
类:
外因 外感伤寒
内因 七情内伤
不内外因 饮食所伤、叫呼所伤、虫兽所伤、跌打所伤、中毒、金疮等
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
寒凉派
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 病中“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力主以寒凉清热
而内伤 在治疗中
张从正
“邪去正自安”不可滥用补药, 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
治病以
攻邪派
李杲(李东坦)
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温补脾胃之法
,善用
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
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 “人非
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 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 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
滋阴派
3明清时期
命门学说
张介宾(张景岳) 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主张补肾阳与肾阴。
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特著《医贯》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 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温病学说
吴又可
《瘟疫论》
创“戾气”说
叶天士
《温热论》
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 营血辩证理论承前启后
薛生白
《湿热条辨》
吴鞠通
《温病条辨》
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辩证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102-2007 中国石化物料分类与代码.pdf
- 第1章 勾股定理——问题解决策略:反思(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免疫规划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创伤后机体反应及基本的创伤支持.ppt VIP
-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pdf VIP
-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doc VIP
- 野外驻训卫生防病【28页】.pptx VIP
- 合同协议-付款协议.doc VIP
- 202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分析.doc VIP
- DB11T 1598.8-2020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第8部分:呼叫服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