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 依赖性 —— 取决于皇权的定夺 第一, 监察机构是否完善取决于皇帝的决策。 如:唐御史台或分或合 第二, 监察的权威来自皇权,御史行使职权需以皇权为后盾。 如:包公的“势剑金牌” 第三 ,御史监察弹劾的效果完全取决于皇帝。 ( 2 ) 同构性 —— 强化皇权政治的需要 历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的总原则就是有利于皇权的强 化。如:乌台诗案。 ( 3 ) 异化性 —— 监察权力的失控 初刺史职守仅限监察方面的权力,至东汉时,职权遂步扩大,获得了行政权、 兵权,发展成为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州牧)。明代的厂卫制度。 ( 4 ) 脆弱性 —— “ 强干弱枝”最终与己愿违 对京师百官的监察重于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 5 ) 狭窄性 —— 缺乏群众基础支撑 用官吏监察官吏。 没有发现有发动庶民对官吏进行监察的记载。唐太宗只对上层官僚广开言路, 武则天创立的“知匦制度”,举报箱也只设在朝廷之上。 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 春秋战国 时期 魏国成文法《法经》的条文涉及假借不廉、逾制等 职官犯罪行为,将规范官吏行为、惩治职官犯罪行 为作为立法的重点之一。 秦汉魏晋 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监察法规,应首 推《刺史六条》。《刺史六条》具有深远的历史影 响,后世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仍采用其形式。 隋唐 时期 从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监察六条》,可以看出 隋唐两代的监察侧重与惩治贪官污吏,强调对官员的 考核和发现人才,注重对农业生产以及官员任内的经 济发展等。 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 宋元 时期 宋代的监察法规基本上继承唐的《监察六法》。元 代对监察制度的建设相当重视,尤其是严格而周密 地规定了监察官的责任。 明清 时期 明代的监察法规建设较前代有进一步的发展,清代 更是集历代之大成,制定了最完备的监察法规,使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到了顶点。 中国古代的谏诤制度 ? ? ?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一个致命缺陷,即缺乏对君主的监察,而谏 诤制度的确立,是对君主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 谏诤是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 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国家监督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统治者普遍重视。 在专制君主制度下,无论统治者名义上、制度上如何重视谏诤, 其实际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唐律》 “ 十恶”大罪中有“大不敬” 罪,大不敬的表现之一就是“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在谏言与 大不敬之间实际上是很难严格划清界限的。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 ? ? ? ? ? ? ? ? 为皇权服务,直接像皇帝负责。 为维护中央集权服务,严密控制地方。 职责重复,机构重叠。 监察制度基本上有章可循,但尚不科学完备。 惩治职务犯罪。 监察官员的地位相对独立。 既严厉处罚诬告又允许根据传闻进行弹劾。 对监察者实行再监督。 监察权和行政权的混淆影响了监察效率。 第二节 中国近代监察制度 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 北洋军阀 统治时期 《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在反对 专制,对权力进行监督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南京国民 政府时期 1931 年 5 月 5 日召开的国民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训 证时期约法》。 1936 年 5 月 5 日,国民政府正式公 布了经国民党中央审核修改并经蒋介石批准的宪法 草案,即《五五宪草》。 姓名:沧小海 电话: 邮箱: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对执政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是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 重要环节 P52 监察 京官 君主 谏 臣下 外官 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 纠察官邪,肃 正朝纲,用弹劾 御史监察系统 中国古代监察制 度的两大系统 谏官言谏系统 手段,对下纠察 百官言行违失。 讽议左右, 以匡人君,用谏 诤封驳,对上纠 正皇帝决策失 误 。 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 ? ? “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 《吕氏春秋。自知》 敢谏鼓 --- 尧庙镇庙之宝 形成 : 秦汉 发展 : 魏晋 成熟 : 隋唐 强化 : 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