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排空的超声评估
一、 目的
准确地评估测定可疑饱胃患者胃内容物的性质和容量
二、 必要性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是围手术期十分严重的麻醉相关并发症。
镇静和麻醉诱导后患者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节律失调,上气道呛咳反射亦被抑制,失去对气道的保护功能,发生反流误吸的风险极高。
误吸物的容量、性状(液体 /颗粒物或固体)和酸性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三、 检查方法
床旁超声对胃窦部检查 可以准确辨别胃内状态和内容物的性状 (包括胃排空
状态下)。
四、 实施步骤
(一 ) 体位选择
右侧卧位
首选
胃内容物因重力作用流向胃窦
阴性结果可以排除饱胃
仰卧位
过度肥胖、病情危重以及无法改变体位者
半卧位
适用于胃内容物偏少时
(二 ) 探头选择
凸阵低频探头
首选
频率 2~5Hz
适体重 40kg
线性高频探头
频率 5~12Hz
适用于初学者、儿童评估
胃壁呈 5 层结构
(三 ) 检查平面选择
矢状面
评估可疑饱胃首选平面
上腹部中线偏右侧,可疑持续观察到胃窦部
冠状面
观察有无幽门梗阻
观察胃窦幽门和十二指肠的交接部位、蠕动收缩环
(四 ) 鉴别空腹
矢状面:胃成扁平状, 前后壁彼此贴近, 呈现“靶征” 或者卵圆形的 “牛
眼征”
L :肝脏 A :胃窦 P:胰腺 Ao :主动脉 SMA :肠系膜动脉
冠状面:表现为 “指套征 ”
D:十二指肠 Py:幽门 IVC :下腔静脉
高频探头:胃壁的影像学由内向外共分为 5 层
粘膜层 :超声细线
粘膜肌层 (低回声 )
粘膜下层 (高回声 )
肌层固有层 (低回声区,通常最厚的胃壁层 )
浆膜层 (薄,高回声 )
(五 ) 鉴别胃内容物
清亮无渣液体:
均匀一致的低回声
胃壁逐渐变薄,胃窦膨胀,形状近似卵圆形
多发的空气气泡在低回声充满液体的胃腔内呈现出高回声的点状现象,犹如“繁星之夜”
粘稠液体或悬浮液(如牛奶):胃窦形状与清亮液体相似,但其
多为均匀一致的高回声
固体:
初期:“磨玻璃样”(A )
90min 后:混合性强回声( B)
(六 ) 测量胃内容量
胃窦部横截面积( antral cross-sectional area, CSA)
采用双径线法: CSA=(AP ×CC×π)/4
( AP 为胃窦部前后径; CC 为胃窦部头骶径)
估算胃内容量( stomach volume,GV):BMI40 ,上限 500ml GV (ml)=27.0+14.6 右×侧卧位 CSA-1.28 ×年龄
(七 ) 特殊人群:
孕妇: 3 级评价系统
0 级 胃内无液体
1 级 仅在右侧卧位可见液体
2 级 仰卧位和右侧卧位均可见液体
儿童: 3 级评价系统也适用
GV (ml)=-7.8+3.5 右×侧卧位 CSA+0.127×年龄(月份)
参考:
Perlas A, Mitsakakis N, Liu L, et al. Validation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gastric volume by gastroscopic examination[J]. Anesthesia Analgesia, 2013, 116(2): 357-363.
Van de Putte P and Perlas A. Ultrasound assessmentof gastric content and volume[J].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14, 113 (1):12-22.
(编写责任人:宋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