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露天煤矿灾难预防及处理计划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前 言
为切实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为天、以人为本”可连续发展标准和“预防为先,预防为主”标准,提升安全事故预防能力,主动防范各类事故,降低经济损失,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有序进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要求:煤矿企业必需编制年度灾难预防和处理计划,并依据具体情况立即修改。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和生产安排布署,特编制《大洼村煤矿灾难预防和处理计划》。
第二节 大洼村煤矿概述
1、位置及交通
大洼村大洼村煤矿在甘肃大洼村县东北部约60km苦水沟煤田红山矿区长滩岘井田内。北部和东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南邻黄河和甘肃省靖远县兴隆乡隔河相望,在行政区划上属白银市大洼村县大洼村管辖。
煤矿矿权面积由两块互不相连区块组成,按矿权面积拐点编号次序将其划分翠(1)、翠(2)区块。翠(1)区在平面上呈—向西敞开向东收敛封闭“簸箕”形,面积约1.8762km2。翠(2)区在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条带状,面积约0.7263km2。总面积约2.6025km2。
2、地形地貌
矿区地形为山岳地形,海拔+1700m~+1500m,地形崎岖复杂。矿区北缘为中高度红山,呈长垣状东西展布,相对高差约200m左右,成为矿区北部天然屏障和分水岭。沿山多有斜向或垂直向沟谷发育,较大者为大洼村沟及苦水沟,宽约50m左右。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才形成短暂洪流,最终汇入黄河。矿区内部绝大部分为地形崎岖低山山地,岩石裸露,少平地及耕地,仅有羊肠小道能够通行。
3、气候
本区气候特征为:雨量稀少气温较低、常年多风蒸发量大、寒暑改变十分猛烈,属显著大陆性气候。依据一条山及中卫茶房庙(1956~1959)气象资料分析以下:
本区温度年平均约9℃,整年以6~8三个月最高,约为36℃,1~2月最严寒约-23℃
整年降雨时间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整年降雨量190.3mm(58年)蒸发量3565.7mm(58年)。
4、地震及地质灾难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井田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对应地震基础烈度为Ⅷ度。
井田属基岩裸露区,为山岳地貌形态,在自然状态下,因为风化、雨淋、洪水等自然地质作用下,轻易在陡坎、裂隙发育地段产生坍毁、滑坡、溶陷等地质灾难。而煤层采空造成地面形变往往会加剧这些地质灾难发生频度和强度,影响地面生产、生活和交通设施等安全。
5、水系河流
矿区东南部黄河为本区域唯一地表径流。在矿区内部则无常年地表径流,季节性河流较大者有苦水沟、大洼村沟、拉牌水沟等,皆起源于矿区北部红山及青山一带,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才形成短暂洪流,自北流向东南,最终注入黄河。
河床局部泉水出露,但水量不大,如苦水沟泉,流量2.75l/s,大洼村沟泉流量1.09l/s,拉牌水沟0.45l/s,流径数十m渗透地下,区内水井极少,仅拉牌水沟泉0.45 l/s,流径数十m渗透地下。区内水井极少,仅拉牌水沟井水较大,经简易抽水最大可能涌水量为2.59l/s。
第三节 目标和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对“三违”采取“高压严打”势态为根本,以质量标准化为基础,超前预见、标本兼治、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实现安全生产。
(二)奋斗目标
1、杜绝死亡事故,在基础上再接再砺,实现“零”伤亡事故;
2、不发生重大运输事故; 3、不发生大面积滑坡事故; 4、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5、不发生其它各类重大恶性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为了加强大成露天煤矿灾难预防及处理工作,矿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领导小组职责:
全方面负责防灾治灾工作组织领导、部署、安排、检验,督促防灾治灾工作落实,处理防灾治灾工作所需人、财、物力,严格把握日常生产和防灾治灾工作关系,制订和实施防灾治灾工作安全方法。
3、建立预防重大事故工作秩序
①每三个月由领导小组组长召开一次预防重大灾难事故专题会议,检验、部署、安排、考评阶段性工作落实。
②每三个月由领导小组组长下达关键防灾治灾工作计划。
③每10天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
④建立健全各类事故(包含未遂事故)追查、分析、处理和预防制度。
⑤制订各项安全方法和落实防治灾费用。 ⑥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第四节 危险源分级
依据本矿地质组成、水文、气象、煤质和露天煤矿特殊性等具体特点,本矿关键危险源:火灾、运输事故;次要危险源:滑坡、爆破事故;通常危险源:电气、水灾。所以,预防各类灾难事故发生,要以火灾和运输事故为本矿工作首要着关键,同时切实抓好滑坡、爆破事故、电气事故、水灾和其它各类安全事故防治工作。
第二章 灾难预防和处理
第一节 运输事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