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我看《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顾名思义,是通过故园的描写,表现肖邦的爱国精神。肖邦曾经说过:“音乐没有国界,但音乐家却有他的祖国。”肖邦弹钢琴,肖邦爱国。他拒绝接受沙皇颁授的俄国国籍,拒绝接受沙皇授予的“沙皇御用钢琴家”的称号,拒绝为侵略者演奏。肖邦故园因肖邦、肖邦的音乐而举世闻名,作者伊瓦什凯维奇怀着对肖邦无限的崇敬之情,游访了肖邦故园。作者以肖邦故园为切入点,描写了故园优美的自然景色,揭示肖邦音乐与故园及祖国的关系,表达了肖邦对故园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1849年10月17日,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人们将其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教堂,这是当时对肖邦的最高礼遇。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肖邦虽是一个浪漫主义音乐家,但对于波兰的意义非同一般,他的头像被印在波兰纸币上,被认为是波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象征。现在,他的故居也成为了波兰人们朝拜的圣地,也成为了每一个去华沙的游客必去瞻仰的景观。
作者伊瓦什凯维奇在《肖邦故园》中写到:“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得多。”这句议论,看似无理,实为文章总纲:肖邦的故园,是怎样成就肖邦的艺术成就的。正如中国国人所谓的“地灵人杰”、“钟灵毓秀”一样。《肖邦故园》大部分在描写肖邦故乡的自然景色,但主题却在肖邦,在肖邦的音乐与故园、祖国的关系,在肖邦的爱国情怀。这里的“故居”已不再是几间具体的小屋,而是具有一个无形的、抽象的象征;“故园”也不再是实在的“故园”,它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按编写者的意图,所选课文要达到“知情意”的统一,陶冶学生情感。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语文教科书也时有不足之处,《肖邦故园》就有些瑕疵。
首先,《肖邦故园》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一“江山多娇”里的一篇。“江山多娇”专题,源于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即祖国美好的大好江山,使得无数英雄豪杰为之而奋斗、而献身,作为国人,要热爱祖国。
“江山多娇”专题中的《祖国山川颂》及《长江三峡》都能表现这一点,唯独《肖邦故园》主要描写了肖邦的故居,从而侧面表现出肖邦的人格品质。虽然肖邦很爱国,但笔者以为,这个故居还承担不起“江山多娇”的专题,即使说运用以小见大手法,也较为别扭。同时,这也不是《肖邦故园》这篇散文表达给读者的主要思想。因此,笔者认为编者在选编这篇课文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其次,《肖邦故园》一开始,描写了肖邦故园的美丽景色,其后也不时穿插着对故园的描写,其实,这是借故园来衬托肖邦个人的人格魅力。肖邦的音乐,是他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也正是其人格的美好最大体现。肖邦的确很爱国,但这只是肖邦的个人品质。如果把这个个人品质跟祖国江山(对祖国的歌颂)联系在一起,似乎太过牵强,不切题,甚或偏题。
最后,文章原作者是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肖邦故园》是由外文翻译过来的。而对译文而言,译者的翻译功底是很重要的,包括译者的文风、思想、语言修辞等。笔者认为这篇译文并非是最好的版本。语文教科书所选之文章,应该尽量选名家译本。好的翻译家,不会采取简单的文字对译,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理解、语言、文辞等等,再现汉语的表达习惯。像傅雷、巴金、查良铮、叶君健、王道乾等名家翻译的作品,往往都是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其中的,表现了翻译大家的文学功力。
一位翻译家说过:“一个翻译诗歌的人,其本身也一定是一位诗人。翻译的同时,他自己其实也是在写诗。”可见,翻译对于我们学习外国文学十分重要,《肖邦故园》这篇文章,尽管有些词翻译也很到位,但有的语词(如“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才能进入那些房间”中的“曾几何时”)还被翻译错了(根据语境,应该是沙俄统治波兰时期,禁止演奏肖邦的歌曲,距离作者写此篇文章应该相距很久了,而“曾几何时”是没过多久的意思),总之,整篇文章并未准确地译出作者的情感。同时,有些语句显得太过冗长,乏味,这对散文而言,尤其是写景散文而言,是一大弊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