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景彦教授:苹果树“傻瓜”修剪法之松塔树形.pdfVIP

汪景彦教授:苹果树“傻瓜”修剪法之松塔树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景彦教授:苹果树 “傻瓜”修剪法之松塔树形 该树形有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东村园艺场纵敏师傅与 1995 年试 验成功(图 1-31),后经大量生产实践,不断完善,于 2001 年 10 月 18 日正式通过省级鉴定,认为它是在吸取当前常用树形优点的基础上, 创造发明了不需支柱篱架的比细长纺锤形还小的主干树形。该树形上 尖下大,挺拔、规范、整齐壮观,通风透光,果品质量好,从根本上解 决了密植果园旺长、郁闭、 量低、品质差等诸多问题,对新栽密植果 园和郁闭果园的改造均提供了一种实用新树形,技术操作简便易学,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在三 门峡市已推广 4000 多亩。实践证明,松 塔形式是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理想树形之一,兹介绍如下: 1. 试验研究过程 1995 年纵敏师傅在河南省三 门峡灵宝市苏村乡天川村李树学 果园红富士树上进行试验。4 年生开始结果,面积 1.6 亩,经研究获得 成功;1998 年在苏村供销社 83 亩红富士、新红星园扩大试验,株行距 为 2 米*4 米,改型比较成功,深受果农欢迎;2001 年在灵宝市寺河乡 王玉峰 150 亩红富士和华冠树上应用,取得优质高 高效益; 2004-2008 年在三门峡市陕县二仙坡绿色果业山庄等地,共推广 4000 亩,其中寺河乡沃头村 60 多亩,苏村乡 400 多亩,五亩乡布庄村 300 多亩,朱阳乡 210 亩,卢氏县湾道口乡 500 亩、阳店乡小河村 120 亩, 二仙坡 3000 亩。其他县乡 200 亩。亩产值万元左右。高档苹果论个卖, 5~15 元不等,得到果农好评。 2. 松塔形树体结构 该形是在纺锤形基础上,吸纳优良主干形和圆柱形的优点,结 合当地实际,经多年试验不断完善,改进形成的一种无支柱,适于乔、 矮砧的苹果新树形,树形轮廓成细长圆锥形,成龄树树高 4 米左右(落 头后到 3-3.5 米),干高 0.8-1.2 米,枝组数 25-27 个,枝组开张角度 95°-110°,树冠下部枝展长度 80-120 厘米,上部为 40-60 厘米。枝组间 距 10 厘米以上,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干枝比为 1:0.2-0.3,单株结 果平均 150~200 个,亩 1500-2000 千克,最高亩 2500~5000 千克, 优质果率达到 90%以上。 3. 树形特点 (1) 中干强直,主从分明 中干挺拔健壮,中干与枝组粗度严格控 制在 1:0.2~0.3 之内,过分粗大影响树势平衡的,严加控制。 (2) 枝组丰满,角度低垂 该树形前期枝组数量多达 40 个左右,后 调整到 25~27 个,保持枝组丰满而不密。 (3) 通风透光,行株间宽敞 由于树冠上小下大,枝组不长,树冠 较小,行株间留有相当空间,枝枝见光,果果见光,着色鲜艳,果品优 良。 (4) 易于管理、提高功效 成龄园行间留有 1.5 米以上作业道,株 间留有足够空间,便于各项田间操作。与传统管理投劳基本相同,但因 果质提高,效益翻番。 (5) 树势健壮, 量稳定 枝组角度加大到 100°以上,营养生长和 生殖生长处于平衡状态,背上不冒条,营养消耗少,中、短枝多,成花 率高,年年丰 ,有效地解决“大小年” 问题。 4.整形技术 (1)冬季修剪 ① 幼树 栽后定干。定干高度为 1~1.2 米,剪口下 20 厘米为发枝带,逢 芽必刻(干高留 90~100 厘米),促发新枝。 第一年冬剪。定干当年剪口下可抽生 5~10 个枝条,其中有 2~3 个竞争枝,选其中位置好、长势旺的为中心杆延长枝,不截,其余 疏除,对下部所发弱枝可全部保留。 第二年冬剪。为扶持中心干的优势,新抽生枝要间隔 5~10 厘 米,呈螺旋状依次向上排列,疏除延长头竞争枝、直立枝和过密枝。各 枝头要采取单轴延伸,切勿短截;对保留枝组要及时拉枝到位,使其保 持在 95°~110°角。 第三年以后冬剪。按上述要求,每年去除竞争枝、内向枝、过 旺直立枝、垂直枝、交叉枝等。注意加大旺枝角度,缓势促短枝。对个 别的衰弱枝要适当回缩。第 5 年基本成形,进入正常结果状态。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