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胎记 ?血管瘤 !有些红斑要警惕
胎记,是宝宝与生俱来的 “小记号 ”。
不过,对于出现在孩子的四肢和头面部的鲜红或暗红的 “胎痣 ”,还有身体突然长出的类
似蚊虫叮咬的小红疙瘩, 家长们可要当心了, 这有可能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 ——— 血管
瘤。
等两年? “小红痣 ”变 “小面包 ”
妞妞出生时, 家人就发现她脸上有一个芝麻大小的红色斑点, 像蚊子叮咬的痕迹, 当时
以为是胎记,并没有在意。没想到,几个月后,这小小的红斑,就长成了黄豆大小,到当地
医院检查才发现这是血管瘤。
“血管瘤可能会自行消退! ”查了很多资料, 也听了不少医师的建议后,由于担心激素治
疗和激光治疗等方法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家人想等孩子再长大些再说。没想到半年的时间,
孩子的脸已经 “肿 ”了起来,现在两岁的妞妞,左脸已经长成了 “小面包 ”。由于错过了药物治
疗阶段,她现在只能做手术。
福建医科大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郭志辉说, 刚生下来的宝宝如果发现身上
有痣或者胎记,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是正常的。 但是有些 “记号 ”,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
胎记,使一些孩子失去治愈的机会。
“红胎记 ”有可能是血管瘤
“对于‘红胎记’ ,家长要多留心眼了。尤其是初生儿中,红胎记有时候往往是血管瘤,
特征不太明显,跟蚊子叮过一样,但是不会消退,反而长得很快。 ”郭志辉说,皮肤上的胎
记一般不会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红胎记 ”在新生婴儿中非常普遍,发病率高达 1%。虽然不良 “红胎记 ”发病的确切机制
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血管瘤。
很多市民对血管瘤不重视, 与他们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性有较大的关系。 比如常见的海绵
状血管瘤,如果发生在面部会严重影响外观,大面积发展,可能引起关节畸形,影响活动。
草莓样血管瘤, 可以发生在除手足心以外的全身任何部位, 表面高低不平, 一般都高出皮肤,
颜色呈鲜红或者紫色, 一般婴儿出生时就有, 有些会在出生后 3 至 5 周内发生。 尽管多数患
者的血管瘤会自行消退,但是一旦伴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他综合征,病死率高达 50%。
不少家长都跟妞妞的父母一样, 往往认为孩子小,不忍心接受治疗,这是一种误解,当
确诊是血管瘤后,要下定决心作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按压鉴别血管瘤
既然血管瘤发病初期,与普通胎记甚至蚊虫叮咬的症状相似,那么应该怎样加以区分
呢?体表的血管瘤可以通过按压与胎记加以区别, 血管瘤通过按压可以褪色, 褪色后皮肤颜
色跟周围的正常颜色相似或变得苍白, 放开后迅速复原, 或者按压时面积缩小, 放松后则恢
复原状。
此外,观察颜色变化和是否继续生长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 “家长可对发生异常的地方
拍照,或者用尺子测量大小,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出现长大,那么就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不
能耽误了病情。 ”仅仅长在面部的 “胎记 ”,若颜色较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迫不能褪
色,则有可能合并生成脑膜血管瘤, 使部分患儿智力低下或患上青光眼, 此时务必尽早检查
以排除病变可能。
如果 “胎记 ”为淡红色、长在前额或颈背部,此类为真胎记,大多无需治疗,虽在孩子哭
闹或环境温度变化时胎记颜色可能加深,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到了入小学时胎记可能逐渐褪色甚至消失。
血管瘤有可能自行消退
郭志辉说,事实上,婴幼儿期真性血管瘤有 25%的病例,在 4~ 6 岁期间能自行消退,
且毫无痕迹。因此,有 “红胎记 ”的小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并明确诊断是否真性血管瘤。
确认为血管瘤后, 可以在专业医生建议下密切观察, 若在一定时期内肿瘤不能消退, 就再选
择其他方法及时治疗。
因为血管瘤有自发消退的特点, 所以孩子血管瘤的治疗, 要根据年龄、 部位、 类型等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发展快的,危及眼睛、眼睑、口唇、舌、鼻咽、会阴部,
妨碍功能或影响正常发育的血管瘤, 应尽早接受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 有外科切除、
激光治疗、 硬化剂注射等等。但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可能留下一些治疗后的继发畸形,比
如斑疤、色素沉淀等等。
提醒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应检查小儿体表有无异常,尤其注意那些较为隐蔽的部位,
如会阴、腋窝、 背部等。一旦发现类似的红痣或小疙瘩,应从按压后的颜色变化及是否向外
凸出、有无毛发等情况来判断。
□延伸阅读
腰臀青记不用怕 暗红色斑早就医
蒙古斑 ——— 这种胎记平坦、光滑, 一出生时就有, 常见于臀部或腰部。它们多为淡蓝
色,也可能是蓝灰色、蓝黑色。这种胎记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在黄色人种中很常见,通常在学龄前会逐渐消失。
橙红色斑 (或鲑鱼红斑 )——— 约 1/3 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这种胎记。它是一种小的、淡红
色的斑块,通常平铺在皮肤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