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四2-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精品教案.pdfVIP

2018-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四2-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精品教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为: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为: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 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 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 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 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 的辛弃疾, 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 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 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听老师读 、抽读 、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2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 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 边 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 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 也可以和 我一起探讨。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 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 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 、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 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1)词人由水写到山, 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 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 )人心中有愁有 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 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 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 ) “落日”本是自然景物, 辛弃疾用 “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 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 是呀, 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 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 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 、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 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 致使辛弃疾觉得 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 、词人除了写景,

文档评论(0)

ey87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