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2试卷学生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年级XX月考试题 第 =PAGE 1*2-1 1页 (共 页) 高二年级XX月考试题 第 =PAGE 1*2 2页(共 页) 高二下学期综合测试2 本试卷共12页,1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种入侵叫观赏 有一组照片,对我构成了刺激。那是很多专业、半专业或根本不专业的摄影师在西藏行游时的作为,其中一张是,七八个人举着长短不一的大炮筒,对一位西部的本地妇女猛拍。被拍者显然极度厌恶和惊恐,用面纱蒙住脸,身体蜷缩成一团。记录下这些影像的人在文章中写道:你不知道那些背长枪大炮的人,拍人像是拍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 拍照片也好,拍电视也好,原本是个技术活;但掌握这种技术的人若缺乏基本悲悯心和道德感,哪怕技术水平再高,也永远仅仅不入流的角色。 关于照相机的侵略性,很多学者都做过专门的研究。例如,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人对非洲的侵犯,便同时在两条线路上实行,一是用坚船利炮直接攻溃防御系统,第二便是挂着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羊头用照相机对土著居民猛拍。拍摄者将其他人类当做没有情感与自尊的物件随意拍摄,揭露出他们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卑劣的道德观。而如今,在我们的国家,不自觉地将弱势群体物化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这些人用所谓冷峻的专业信条去入侵弱者原已脆弱的防线,以他人受到侮辱为代价,换来供自己“收藏”或“玩赏”的资料。 其实,“入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读大学时,我曾以学生记者的身份参与过一项关于艾滋病在中国传播现状的项目,亲自采访过一些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其中一位因性传播而感染受访者对我说,你是唯一一个只关心我如何治病的记者,其他记者似乎更关心我是如何得上这病的。2009年夏天,我在某基层政府实习,协助拍摄教育宣传纪录片,制片人会为每一位受访者(大多是中小学生)写好稿件,规定他们对着镜头说什么话。其中一次,一个小学生无论如何都背不下来那一大套官样套话,竟被现场的班主任老师一通呵斥。孩子很委屈,泪在眼圈打转,但成年人对他的思想与思维方式的入侵,恐怕会造成更多无法估量的伤害。强者对弱者的态度,不是悲悯、真诚,而是居高临下的俯瞰、为我所用的控制,甚至带着某种伪高尚色彩的羞辱。 其实,类似的问题以前不是没有讨论过,但绝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将其自不过然地归结到“尊重他人”和“职业道德”的范畴内了,这显然过于浅尝辄止。无论什么道德,终究是要建立在普遍人性的基础之上,否则专业主义也会成为屠戮的凶器。我所信仰的“专业主义”究竟有无资格以“主义”自居?理应用什么去操纵镜头,是冷冰冰的“操作规范”,还是尊重普遍人性的心?心灵的安宁是否比“资料”的获得更加重要?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属于“入侵”行为的一项是( ) A.七八个人举着长短不一的“大炮筒”,对一位极度厌恶和惊恐、用面纱蒙住脸、身体蜷缩成一团的西部的本地妇女猛拍。 B.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人借生物学和人类学的名义用照相机对土著居民猛拍。把其他人类当做没有情感与自尊的物件。 C.因参与关于艾滋病在中国传播现状的调查,“我”曾以学生记者的身份对一些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做过采访。 D.在拍摄教育宣传纪录片的时候,制片人为每一位受访者写好稿件,要求每一位受访者对着镜头背一大套官样套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些人为换取“收藏”或“玩赏”的资料,不惜以他人受到侮辱为代价,用所谓冷峻的专业信条去入侵弱者原已脆弱的防线。 B.不论是悲悯、真诚,还是居高临下的俯瞰、为我所用的控制,强者对弱者的态度都带着某种伪高尚色彩的羞辱。 C.绝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对实际上是“观赏”的“入侵”的过于肤浅的反省使之将其自不过然地归结到“尊重他人”和“职业道德”的范畴内。 D.不能为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而冷冰冰地按“操作规范”操纵镜头,应该有一颗尊重普遍人性的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缺乏基本悲悯心和道德感的拍摄者来说,不管他的技术水平有多高,他永远都不入流。 B.用相机把其他人类当做物件随意拍摄,是拍摄者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卑劣的道德观的自我曝光。 C.成年人用所谓冷峻的专业信条不自觉地将弱势群体物化,这种对思维方式的入侵恐怕会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 D.本文以一连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