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故宫建筑图解细说(一) ----- 满族风格的帝王
宫殿群
(2011-10-22 20:07:31)
转载▼
标签: 分类: 历史记忆
沈阳故宫建筑
图解细说
实景拍摄
历史记忆
原创摄影
杂谈
很早就想细拍故宫,不仅仅是因为沈阳故宫是沈阳的一块瑰宝,更因为沈阳故宫有着古老的文化, 还有沈阳故宫是一个建筑结构精美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群。金秋十月,这样格外晴朗空气穿透性非常好的天气, 我早早地来到故宫门前,忽然天空盘旋着一架直升飞机, 我用相机拉近了与天空的距离, 很羡慕在飞机上航拍的摄影人。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仅存的满族风
格的宫殿建筑群。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内,始建于公元 1624—1625 年,最终形成于公元 1783 年前后,经过长达 150 余年的建造、维修、改建和陆续增建,形
成了如今所见到的规模。它占地面积六万余平房米。共包括宫殿斋阁建筑 100 余座, 400 余间。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的奠基地, 1625 年,努尔哈赤将“后金”地方政权的首都由辽阳迁至沈阳,并于此营造宫殿。 1636 年,皇太极在此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在清朝入关前定都沈阳的宫殿。清顺治帝于公元 1644 年进关并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便成为陪都宫殿和皇帝谒陵的盛京皇宫。
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朝皇帝宫 11 次来沈祭祖谒陵,对其先祖宫殿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使这座塞外宫殿愈发完整并最终形成了今天沈阳故宫,成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宫殿建筑群。
东路、中路和西路是三条近乎于平行的南北向轴线控制下的三个部分。
三个部分功能性质明确,形成各自相对独立而又有部分横向沟通的整体关系。
清王朝的统治者来自中国的满族,所以这座为其所用的皇家宫殿的建
造意图,很多地方有着它自己浓郁的民族文化特点。 沈阳故宫的东路, 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形成的一组宫殿群围合而成, 原先并无围墙, 而是一个梯形城市广场。位于中轴线北端的大政殿为主体建筑。 其南面的东西两侧依“八”字形排列着十座皆为歇山顶周围廊的“亭”式宫殿,成为“十王亭”或“八旗亭”。
沈阳故宫的中路是沿中轴线按“前朝后寝”的格局所形成的,具有满族民居风格的五进四合院建筑群。主要建筑有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等。
沈阳故宫西路是乾隆年间增建的,以文化娱乐功能为主体的一组建筑。
由嘉荫堂、戏台、文溯阁等组成的三进院落。
沈阳故宫东路和中路的早期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满族传统建筑文化建筑的芳香。例如东路宫殿群的“八字布局”形式, 体现着受游牧民族生活与军事习惯影响而形成的军营帷帐的固定形式; 中路的后宫部分则采用了具有满族居住特点的高台四合院形式。
沈阳故宫的满族风格还体现在很多建筑的屋顶, 都是满族民居唯一运用的硬山起脊式, 并配以不同于皇上惯用的“满堂金”琉璃屋顶, 而是采用了满蒙民族独特的“黄琉璃绿剪边”的瓦饰。
因满族生活与祭祀活动需要而形成的满族风格的“口袋房”、“万字
炕”等室内的形式 。还有“大月台”、 “索伦杆”等室外空间特点。 沈阳故宫的构件和装饰同样表现出浓郁的满族文化味道和宗教色彩,如大政殿前柱上凶
猛、粗犷的盘龙,以及大清门、崇政殿等色彩浓郁的琉璃墀头和脊饰等。 (在后面的博文里有诸多图片。)
西路和中路东西所建筑则体现了汉族建筑文化的特点,它与早期体现满
族文化特点的建筑协调地组合在一起, 构成了现在沈阳故宫的总体面貌。 这种文化上的传承与融和, 正是由新宾到沈阳再走向北京的过程中, 由满文化向汉文化发展递进关系的显现。这种关系明显地固化在沈阳故宫的建筑群中。
沈阳故宫是一座特色鲜明的建筑群,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宫城结合的紧密关系,虽然分期形成,但总体空间构造别致,建筑布局和环境完整融洽,具有满族特点的营造方式与装饰艺术, 使得不同凡响的沈阳故宫具有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艺术观赏魅力。沈阳故宫于 2004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 4A 景区。
沈阳故宫的开放时间: 8: 30—— 17:00(16:15 停止售票)。在开放时间以外,都是武警在驻守。 清晨的沈阳故宫门前很安静, 只有寥寥的行人匆匆而过,眼前熟悉的沈阳故宫在晨光中庄严而壮丽地展示着风采。
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也叫“大清门”。始建于天命十年,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 1936 年定宫殿门时称为“大清门”。“大清门”满文译音“代青杜卡”(代青为“大清”杜卡为
“门”)。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与通常的建筑大门有所区别的是, 沈阳故宫是用一座房子来作为宫殿的大门显得很特别。门作为门面,是建筑中重要的主成部分,在古建筑中,同样也是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