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镍红土矿二段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研究
?
?
舒方霞 李辉 丛自范
(中国有色集团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141)
摘 要:对采取硫酸化焙烧-浸出法从镍红土矿中提取镍、钴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关键考察酸料比、含水率、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活化剂加入量等相关原因对红土矿中镍、钴、铁浸出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料比0.4,含水率40%酸化条件下,采取二段焙烧工艺,加入2% Na2SO4活化剂,先在300℃预焙烧20 min,再在700℃下焙烧90 min,可使红土矿中镍、钴转变为可溶性硫酸盐,在80℃时机械搅拌浸出1h,镍浸出率可达85%,钴浸出率可达95%,铁浸出率在5%以下。
关键词:硫酸化焙烧;浸出;镍红土矿;镍浸出率
1.引言
目前可供人类开发利用镍资源只限于陆地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1]。要满足国际镍消费需求,仅仅靠硫化镍矿扩大生产规模难以达成目标,况且硫化镍矿资源大多数均被开发利用,而红土型镍矿储量大,矿床规模大,现在仅仅开发了一部分[2]。伴随世界镍需求增加和镍资源短缺,红土型镍矿资源开发利用必将成为未来几年世界镍工业发展关键趋势[3]。现在采取火法还原熔炼生产镍铁合金工艺能耗较大,且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4]。高压酸浸法虽已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化,但因为其采取高压条件操作,对设备、规模、投资、操作控制等全部有很高要求,难以普遍推广[5]。常压浸出法投资少,操作方便,但铁浸出率较高,渣量大,过滤速度慢,酸耗较高,每吨矿约消耗600-800kg硫酸,且钴不易浸出[6]。
本研究采取硫酸化焙烧-浸出工艺处理镍红土矿,意在经过控制一定工艺技术条件,实现镍、钴优先硫酸化,使得镍、钴尽可能多地进入溶液,而铁则大部分留在残渣中,从而有选择性地提取镍、钴等有价元素。试验考察了酸料比、干矿加水率、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活化剂加入量等相关原因对镍红土矿硫酸化焙烧-浸出效果影响,以确定最好工艺参数。
2.试验
2.1 试验原料及试剂
此次试验中所用到镍红土矿来自缅甸达贡山,其关键化学成份分析如表1所表示。
表1 镍红土矿化学成份分析
成份
Ni
Co
Fe
Mn
Mg
Cr
Al
Ca
SiO2
含量/%
1.88
0.028
27.53
0.23
7.72
0.158
0.71
0.75
18.44
试验中用到试剂包含浓硫酸、Na2SO4,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自来水。
2.2 试验方法
先将红土矿放置在室外自然风干,经破碎后放入球磨机中加磨15min取出,将其充足混合均匀后贮存在密封良好容器中。每次称取100g烘干后粉状矿样放入瓷皿中,加入一定量水,使其成为约含60~75% 固体颗粒浆状物。然后按要求称取一定数量硫酸缓慢匀速加入到瓷皿中并不停搅拌,务必使矿浆充足混合以使酸分布均匀,搅拌时产生热有利于矿浆得到一定程度干燥,但仍须在110℃下深入烘干。
烘干后试样含有一定硬度,将其破碎成-10目以下小颗粒,同时加入适量活化剂,混合均匀后放入马弗炉内焙烧。抵达预定时间后,快速取出试样,待其冷却至室温后,用水进行机械搅拌浸出,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1h,液固比5:1。浸出完成后过滤,浸出渣用热水根本冲洗3次,滤液总体积控制在700ml,方便于元素分析计算。浸出液中镍、钴采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铁采取容量法滴定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计算镍、钴、铁浸出率。
2.3 试验机理分析
在矿样和硫酸混捏过程中,红土矿中镍、铁、钴、镁等物质将部分和硫酸反应形成了多种硫酸盐。此过程即为硫酸化,可能发生以下化学反应:
(MgNi)2Si2O5(OH)4 + H2SO4 → MgSO4 + NiSO4 + SiO2 + H2O
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
Al2O3 + H2SO4 →Al 2(SO4)3 + H2O
FeOOH + H2SO4 → Fe2(SO4)3 + H2O
MeO + H2SO4 → MeSO4 + H2O (Me = Ni、Co、Mg、Mn)
混捏好矿样中含有相当数量硫酸铁,而镍、钴硫酸盐仅仅是少部分而已。先将混捏矿样在较低温度(300~400℃)下预焙烧一段时间,因矿样中含有一定水分,预焙烧使得部分可溶性硫酸铁转变为不溶性碱式硫酸铁Fe(OH)SO4,从而有利于选择性提取镍钴。此过程中矿样水分起着很关键作用。
Fe2(SO4)3 + H2O → Fe(OH)SO4 + SO3
FeOOH → Fe2O3 + H2O
MeO + SO3 → MeSO4 (Me = Ni、Co、Mg、Mn)
以后继续在一个较高温度下焙烧矿样,温度控制要求为现有利于铁硫酸盐最大程度分解,而又能使镍、钴硫酸盐极少分解。之前大部分未反应镍、钴氧化物深入被硫酸铁快速分解而产生SO3或SO2硫酸化,生成可溶性硫酸盐。
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