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掌握“会”“及”“修”“内”等文言词语的含义,让学生重视并学会知识迁移,能够利用课本知识解决高考问题,要求无障碍阅读课文。
2、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3、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4、把握高考作文中出现的“两难抉择”命题
二、教学方法:诵读法、组织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由课前趣味小阅读“东床坦腹”的故事,引出作者王羲之,了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幻灯片展示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二) 学习目标展示(学生齐读)
(三)温故知新,得高考
1、会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
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这样考:会兴辽东之役。(2009全国卷1) 会天疾风。(2009山东卷)
2、及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这样考:
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2010全国卷)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2013江苏卷)
3、怀 所以游目骋怀
渺渺兮予怀《赤壁赋》
高考这样考:
(秦)桧怀之,继而被檄秀州。(2012全国卷)
4、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逍遥游》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高考这样考: 齐桓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答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5、内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高考这样考: 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2010四川卷)
(四) 朗读课文,小组讨论问题
朗读原则:口读心译+思考
任务: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请找出合适的字或者词加以概括。
生:信可乐 也。“乐”
①良辰:暮春之初
②美景: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③乐事:“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④赏心: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
师:赏析课文第二段什么样的生命认识让作者感到了“痛”?
(学生立足文本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归纳)
明确:作者写出宴会之乐,实际是为下文的议论服务、作铺垫。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尽管性格不同,好恶各异,但是“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都会陶醉于一时的快乐中,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美好已经成为旧迹,人不能永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为“痛”的感觉。
师:第三自然段的“悲”是王羲之一个人的“悲”?
明确:昔人、今人、后人
(五)探究感悟
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净化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灰尘蒙蔽的双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的心恢复平静。兰亭集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而王羲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你们是否能举出与此有关的名句?
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_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思想政治_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