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来看二七塔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亲来看二七塔范文 猛然发现,母亲的大腿,和的我小臂一般粗细。 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母亲正坐在郑州市区的公交车上,踏上归 程的路。在她旁边,是头发花白的父亲。 这次来郑州,对于她来说,意味着很多的“第一次”。虽然籍贯 是郑州,却第一次来市区;第一次坐公交车,第一次坐出租车;第一 次去二七塔,第一次去动物园;第一次爬五层的楼,第一次睡在都市 的夜 我把目光上移至她的发梢。她的发型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两个小辫子,悬在胸前。头发是干枯的,没有水分,像小时候见到的 沤在水坑里的亚麻杆,全是土色。 父亲正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她说着话,她侧着耳朵,认真在听着。 由于耳背,父亲不得不提高音量,还是被她听错,索性就结束了话题, 两个人沉默地坐在公交车厢里。 公交车晃晃颠颠地行驶着,有几双已 经归属了城市的眼睛,正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们两个。他俩穿着土色 的衣服,说着土色的话,眼神也是土色的,看到那些斜视下来的眼神, 不得不停止了交谈,静静地低下头,希望终点站快点到达。 这是母亲第一次来市区。父亲早已来过,以农民工的身份。十年 前,他参与了一个城中村的建设,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城中村正在现 代化机械的推搡和屠杀下,变为废墟。他在脑海里摊开一张十年前的 地图,却在现实下的市区里迷了路,本想充当母亲的向导,最终在我 一次次的纠正下,略带沮丧地闭上了嘴。 我家离市区,路程整整一百里。听起来距离很远,但发达的交通 网络,让农村人出入市区, 成为家常便饭。母亲从二十多岁嫁到我家 后,就成了标准的农村妇女。农忙时,在田里当牛做马;农闲时,大 门不出二门不迈。由于为我们姊妹三个,特别是我,操碎了心,早早 患上耳鸣,终至耳背,听别人说话,也是听个三分。父亲为操持一家 子,什么活儿都做过,当然也经常来市区出卖力气,贴补家用。当姐 姐、我、弟弟纷纷出门闯荡后,家里往往剩下母亲和狗。纳鞋,洗衣 服,晒被子,割草,喂羊,就成了母亲每天的工作。虽然早已不穿她 纳的鞋,但每年春天,她都会在报纸上糊上一层又一层布料,贴在向 阳的墙上,晒干了做鞋样, 为我的大脚做鞋。我已经好多年没穿她做 的鞋了,但她还是像我小时候那样,年复一年做着。 家里剩下母亲和狗的时候,狗就成了她唯一的倾诉对象。和狗晒 太阳的时候,她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对狗狗唠叨着。狗识趣地摇着 尾巴,和她做着简单的沟通。 母亲却一直想来市区看看。来市区看什么?别的不看,就想到二 七塔转转。这里就有必要说一下二七塔, 二七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是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修建的, 后来经过重修, 才成为现在的十层高 建筑。在它身上早看不到 * 血腥和印记,成为一个纯粹的当代建筑。 我是听着二七塔长大的,这也是童年和少年时,对郑州的唯一印 象。那时,我还知道开封也有一个铁塔,便认为每个城市应该都有座 塔吧?所以直到长大后,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每到一个陌生的 城市,还是会潜意识里去寻塔。这全拜母亲所赐。从我记事起,应该 是三岁吧,她就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述她的梦想, 她今生最大的梦想, 想去二七塔看看。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录音机是获知外界消息的唯一途径,也是当 时自认为的最先进的玩意。那时每天都抱着录音机,听着流行音乐, 听鬼故事,听陌生的新闻, 听节目间隙的那些包含了一串串电话号码 的广告。“找工作哪里去?二七亚细亚欢迎你”,这句广告词至今还 在我脑海里回旋 ( 虽然如今的亚细亚,已成为二七塔附近最矮的建筑 之一) 。每次听到二七塔,母亲就特别兴奋,好像置身于塔底,正在 仰头观望。 家里有了电视,二七塔就从声音变成了图像。每每看到后,母亲 的眼睛便发出光亮,恨不得钻进电视里,来实现她的夙愿。姐姐出去 打工后,带回来一些和二七塔的合影,更是吊起母亲的胃口。那时的 我还在上学,姐姐对我的期望便是,毕业了找个好工作,到时候领着 母亲,到二七塔转转。 毕业很快就到了,我也很快就参加了工作。去二七塔的事儿,姐 姐不再提了,她每天要为两个孩子的事儿操心。弟弟偶尔提起,虽然 他出外打工好多年,但赔进去的多,赚的少。虽然离家只有三个小时 车程,一个人来回的车费,不过十几块钱,他也没时间和精力,领母 亲来郑州转转。 母亲的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如今一想,全身上下都是病,已 不知从何处下手。 药罐子已经陪伴了她大半辈子, 脱离了药物的日子, 她是受不了的。即使这次来市区玩,从动物园出来后,她还是拿出了 白色的药瓶子,取出几个药片,放进了嘴里。 她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也没有好过。她长得不高,胳膊和腿也不 粗,当然也没多少力气。给我们纳鞋的时候,别的妇女都不借助工具, 她却要手戴顶针,借着钳子的力,把针头从一厘米厚的鞋底那侧,拉 出到鞋底这侧。在市区的这一天里,她最害怕的事,便是爬楼梯。五 层的楼梯,仿佛成了看不到尽头的天梯,累得她气喘吁吁。我见她靠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