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档案编号:
4■?汕聊竝毎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论庾信前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学 号:\ 学习中心:\
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海无涯苦作舟!
目 录
TOC \o 1-5 \h \z 摘 要 2..
弓丨 言 3..
\o Current Document 一创作题材从艳情宫苑转变为战乱乡思 4
\o Current Document 二 感情基调从纤弱苍白转变为真挚深沉、热烈奔放 6
\o Current Document 三、艺术表现手法从以绮丽取胜转变为“文采”与“风骨”兼备 ……7
结 论 8..
\o Current Document 参考文献 9..
附 录 .0
庾信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在诗赋等创作领域中均取得了 杰出的成就。他的一生可以其四十二岁出使西魏被羁留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 文学创作亦据此分为前期和后期。纵观庾信作品不难发现,其诗文风格在这两个时期 中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前期风格轻靡浮艳,主要是狭小单一的描写专门为统治阶级服 务的艳情宫苑类作品,内容上空洞乏味,因而比较缺乏真情实感,感情基调纤弱苍白,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以绮丽见长,追求声律、辞藻、对仗、用典等形式的完美。庾信后 期作品的创作题材由前期的艳情宫苑转为战乱乡思;其作品倾注了作者强烈的真情实 感,感情基调从纤弱苍白转为真挚动人、热烈奔放;其艺术表现手法从以绮丽取胜转 为“文采”与“风骨”兼备。形成了悲凉凄怆、沉郁慷慨的晚期诗文风格。
关键词:庾信;前后期;风格;变化
庾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他前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写景状物、吟咏艳情的“徐庾体”或“宫体”,以讲究声色、 对偶、用典、隶事、辞藻华美等见长,文学成就不高,没有创作出真正有思想内容、 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晚期的文学创作,把深沉悲 壮的亡国之痛与精湛工丽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⑴“悲 感之篇,常见风骨” ,[2]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向盛唐文学过渡的重要桥梁。
庾信的一生可以其四十二岁出师西魏被羁留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文学史家 亦据此将其文学创作分为前期和后期。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 554年),由于梁朝内部
猜忌斗争不绝,西魏乘机进攻江陵,在此危机之际,梁朝派遣庾信出使西魏,当他刚 刚到达西魏都城长安之时,西魏便攻陷了江陵,梁朝随之灭亡。当他尚留在长安之际, 西魏出兵南讨,不久江陵被陷,梁元帝被诛杀,梁朝灭亡。庾信因为其文学成就被西 魏羁留,后梁为陈代,西魏亦禅北周,庾信归国无路,北周的开国皇帝又特重庾信, 因此又续为周室所重用,先后被授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等要职。 正如宇文逌所说的“高官美宦,有逾旧国”,除赐高官显爵外,北周统治者们还与庾信 的关系“有若布衣之交”,这一切足以表明庾信在北朝可谓声名显赫、身价极高。然而 政治与物质生活上的优渥待遇并没能弥补其精神上的失落与空虚。国破家亡、羁旅北 地使庾信的内心极度痛苦,他常常想念祖国和故乡,对自己的屈节仕北感到怨愤和羞 愧。这种情绪一直萦绕于心,不能排解,他终生过着“其面虽可热,其心常自寒” [3]
的生活。
庾信出使西魏被留而屈节仕于敌国,这不仅是他生活道路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 创作道路的一个转折点。由于他生活环境的巨变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 的极大变化,使他的诗赋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风格特征上都呈现出不同于前期的 风貌,诗文在这两个时期中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唐代大诗人杜甫对庾信推崇备至,曾 对他晚期的文学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庾信文章老更成”⑷“暮年诗赋动江关”, ⑸就是指他晚期的诗文风格更加成熟,更具有动人心魄的强大魅力。
那么,庾信晚期诗文风格较前期到底有哪些变化呢?本文试从三方面加以探讨。
创作题材从艳情宫苑转变为战乱乡思
公元513年,庾信出生于一个官居显要、世代书香的家庭中。父亲庾肩吾八岁就能赋诗,初 为晋安王常侍,累官太子中庶子、度支尚书,是萧纲的“高斋学士” ,也是齐梁时期享有盛誉的宫
体诗人。周滕王逌《庾信集序》中说: “(庾肩吾)文宗学府,智囊义窟,鸿名重誉,独步江南,或
昭或穆,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章,贵族华望,盛矣哉! ”庾信生在这样一个世代书香兼官僚的家
庭中,自然从小就受到浓厚的文学气息的熏陶,加之他自幼“聪明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 氏传》”,冋这些均培养了他文学创作的天资。十五岁时即任昭明太子的“东宫讲读” ,开始了他文学
侍从的生涯并且文章已经展露颖锋。十九岁时与其父庾肩吾并仕于朝,凭着父亲庾肩吾在宫廷中的 显赫地位,“独步江南”的文坛声誉,以及自己聪明过人的才华和文武兼备的才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