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初中语文_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自然朴实的语言,体会从生动的细节中流出的母爱;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怀念、愧疚等情感; 3.通过探讨母亲对作者的“生命教育”,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怀念、愧疚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母亲的生日、体重、身高是多少?穿几码的鞋?最喜欢的颜色/一道菜/一首歌/一句话是什么? 在你眼中,你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勤劳、善良、勤俭节约……) 二、初读课文 1、字词字音 揣在怀中chuāi 撮土cuō 份礼fèn 刮痧 shā 教他搬走 jiào 血光火焰xuè 血色xuè 门框 kuàng 廿三niàn 2、快速浏览全文,并将文章中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画出来。 三、整体感知 1、找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 明确:母亲出嫁 我的出生 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 我小学毕业 我师范毕业 我廿三岁 我廿七岁 七七抗战 去年 今年 2、文中体现了母亲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勤俭诚实:第3段“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一丝不苟:第8段“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 爱清洁:第8段“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热情好客:第10段“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善良隐忍:第11段“姑母时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乐于助人:第11段“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 宽厚忍让:第11段“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坚韧刚强、勇敢:第12段“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坚强:第13段“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 3、母亲是坚强的,可是在面对子女的时候,却曾流下几次眼泪,从文中找出。(四次) 明确:第一次:不舍之泪(爱子情深)。第9段“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第二次:不舍之泪。第13段“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第三次:欣慰之泪(喜悦、辛酸、百感交集)。第13段“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第四次:第14段“老母含泪点了头。” 追问:第四次,母亲为什么而落泪? 明确:①我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母亲的话,因此母亲伤心。 ②母亲没有逼迫我,可见母亲对我的体谅。 小结:从这四次流泪,可看出母爱的无私、伟大、深沉。 4、文中最能体现母爱“无私”和“伟大”的就是13段,从哪三件事来表现的? 明确:①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 ②母亲送三姐出嫁——细节描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③母亲送我返校——细节描写: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变化:开心、失望、不舍,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虽依依不舍却不曾挽留的深沉、内敛而含蓄的爱。(细节描写: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5、文中多次提到了母亲对我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六次) 明确: ①第9段“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②第10段“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 ③第12段“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④第12段“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响声看作是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做人做事讲原则,做人的道理。) ⑤第12段“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⑥第17段“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6、为什么文章开头先交代母亲的家世? 明确:(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分析) 这一部分安排在开头,既合乎时间顺序,又合乎逻辑顺序。有了母亲贫苦的家庭背景,才有母亲后来的勤俭诚实的品质以及“软而硬”的性格。 7、最后一段体现出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深切怀念。 四、思考探究 1、课后题一: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呢? 明确:所谓“生命的教育”,即性格习惯的教育、为人处事的教育——该软即软,该硬即硬。母亲不识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