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文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1 目的
为使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的有效期内,关键仪器的关键量值维持良好的置信
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2.1 本程序适用于对化学分析室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期间核查。
2.2 本程序仅适用于具有光谱分析及实验室工作经验的人员使用。
3 权责
3.1 分析工程师须按照指导书进行作业,分析室技术负责人有监管职责。
3.2 质量负责人审核期间核查结果并负责组织处理核查发现的不符合项目。
4 期间核查条件
4.1 环境条件
仪器应安放在无剧烈震动, 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实验室内,附近应无
强电磁场干扰,仪器上方应有排风系统。 室温应为 5~35℃, 相对湿度不大于
80 %, 仪器供电电压为 (220 ±22) V ,频率为 (50 ±1)Hz。
4.2 核查设备
4.2.1 空心阴极灯: Cu,Mn等,其起辉性能及稳定性等经检查合格。
4.2.2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配制铜标准溶液:空白 0.5mol/l HNO3 、0.50 、1.00
3.00 、5.0 0* μg/ml ,不确定度 1%。
4.2.3 秒表:最小分度 1 s 。
4.2.4 量筒:容量 10 ml ,最小分度 0.2 ml 。
4.2.5 去离子水:电导率不大于 0.1 μs/cm 。
5 期间核查内容
5.1 外观检查与初步检查
5.1.1 仪器标志、设备状态标示应齐全。
5.1.2 仪器及附件的所有紧固件均应紧固良好; 连接件应连接良好; 运动部位
运动灵活、平稳;气路系统应可靠密封,无泄漏。
5.1.3 仪器的各旋钮及功能键应能正常工作。
5.2 分辨率测定
.
实用文档
点亮锰灯,待其稳定后,光谱带宽 0.2 nm,调节光电倍增管高压,使 279.5
nm谱线的能量为 100,然后扫描测量锰双线, 此时应能明显分辨出 279.5 和 279.8
nm两条谱线,且两线间峰谷能量应不超过 40 %。
5.3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检出限( CL(K=3) )
5.3.1. 将仪器各参数调整至最佳状态, 用空白溶液调零, 分别对铜标准溶液进行
三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后,建立一次标准曲线和一次方程: ABS=K0+K1C,其中
K1 即为仪器测定铜的灵敏度( S) S=dA/dC=k1 [A/(ug.mL-1)]
5.3.2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标尺扩展 10 倍,对空白溶液 ( 或浓度三倍于检出
限的溶液 ) 进行 11 次吸光度测量,并求出其标准偏差 (sA) 。
5.3.3 按下式计算仪器测铜的检出限:
CL(K = 3) =3sA/S( μg/ml)
5.4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精密度
5.4.1 在进行第 5.3 条测定时,选择系列标准溶液中的某一溶液,使吸光度为
0.1 ~0.3 范围,进行七次测定,求出其相对标准偏差 (RSD) ,即为仪器测铜的
精密度。
5.5 样品溶液的吸喷量 (F) 和表观雾化率 ( ε) 检定
5.5.1 将仪器各参数调整至最佳状态,在 10 ml 量筒内注入去离子水至最上端刻
线处,将毛细管插入量筒底部,同时启动秒表,测量 1 min 时间内量筒中水所减
少的体积,即为吸喷量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pptx VIP
- 电规总院解析2018中国能源发展情况.PDF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月记》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导写及范文.docx VIP
- 冰淇淋本部冷冻饮品生产工艺作业指.pdf VIP
- GB_T 14598.1871-202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187-1部分:差动保护的功能要求 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和差动速断保护.pdf VIP
- 七年级数学动点题50道.doc VIP
- “多测合一”收费指导标准(示范文本) .pdf VIP
- 煤矿采掘失调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doc VIP
-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df VIP
- 中国的文人与士大夫文化传统.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