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纸第六章第二节中国饮茶艺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旧知】 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和所属类别 【引入新课】 品茶大家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就论述了七碗茶的妙用: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喝茶,是简单的事;喝茶,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两千年来人类喝 茶的方式,一直在变。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在世界的某些角落, 古老的茶依然存活着,优雅、朴素,那是让现代人陌生的,缓慢而温暖的时光。 茶是一种人生。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 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 【讲解新知】 一、饮茶方法 (一)古代饮茶方法 1、煮茶法 唐陆羽《茶经》:首先要将 饼茶 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 但不能全沸, 加入茶末。 茶与水交融, 二沸时出现沫饽, 沫为细小 茶花 ,饽为大花, 皆为茶之精华。 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 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 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 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 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唐朝的煎茶道: 煎茶道的茶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灸茶、碾茶、磨茶、罗茶、煎茶(投茶、搅 拌)、酌茶等,煎制的时间比煮熬时间要短一些 3、宋代的点茶道 备器、洗花样、灸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盏、点茶(调膏、击拂) (二)现代饮茶方法 1、绿茶的饮用方法 1)玻璃杯泡饮法 玻璃杯泡饮法,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第一步:泡饮之前,先欣赏干茶的色、香、形 。 取一杯之量的茶叶, 置于无异味的洁白纸上, 观看茶叶形态。 名茶的造型, 因品种不同, 或条、 或扁、或螺、或针……欣赏其制作工艺,察看茶叶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或多毫……; 再干嗅茶中香气,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锅炒香, 或不可名状的清鲜茶香……充分领略各种名茶 的地域性的天然风韵,称为 赏茶 。 第二步:选择器皿玻璃杯或壶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茶, 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 茶舞 。泡茶的具体操作,可视茶条的松紧不同,分别采用两种冲泡法 第三步: 湿看欣赏 中投法 泡饮茶条松展的名茶,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等,茶叶浮于汤面不易下 沉,可用 中投法 。在干茶欣赏以后,取茶入杯,冲入 90C 开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时,稍停二 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冲水至满,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下沉,或游移于沉浮之间, 观其茶形动 态,别具茶趣。 上投法: 冲泡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如龙井、碧螺春、都匀毛尖、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福建莲芯、凌 云白毫、 涌溪火青、 高桥银峰、 苍山雪绿等采用上投法。 洗净茶杯后, 先将 85-90 ℃开水冲入杯中, 然后取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的则徘徊 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茶吸收水分,逐渐展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二叶,单芽、单 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剑,叶如旗,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汤香 气,令人心旷神怡, 观察茶汤颜色, 或黄绿碧清, 或乳白微绿, 或淡绿微黄……隔杯对着阳光透视, 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茶叶细嫩多毫,汤中散毫就多,此乃嫩 茶特色。 第四步:品一开茶 待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 领略名茶的风韵。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此谓 一开茶 ,着重 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茶香 第五步:品二开茶 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