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改革舆论氛围的营造.docxVIP

邓小平与中国改革舆论氛围的营造.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小平与中国改革舆论氛围的营造 [摘要]改革的破冰与不断推进,必须要有舆论氛围的大力支持。在改革的舆论氛围中,人们可以体会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了解改革的方向、路径与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营造改革舆论氛围,始终坚持以揭示陈旧体制弊端为起点,反思和审视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体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支撑,奠定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以先行试点实践为基础,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以实践成效论证改革可行性;以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为佐证,强调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必须坚定对外开放;以外国发展经验为参照,站在国际高度构建中国改革舆论。在对改革舆论氛围的营造中,改革取得了全国的共识,凝聚了人心,中国共产党人也实现了对改革主导权的掌握,从此带领人民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舆论氛围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4-0056-11 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改革开放是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发展体制机制的革新。而要让改革顺利地开展并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首先营造支持改革的舆论氛围,让全国上下在改革的舆论氛围中体会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明晰改革的方向、路径与内容,消除质疑和分歧,达成共识,凝聚人心,共创改革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因时制宜,营造出符合改革实践的舆论氛围。而在改革初期,邓小平就率先破冰,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营造出了符合中国改革实践所需的舆论氛围。这一舆论氛围,以对陈旧体制弊端的揭示为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支撑,以先行的试点实践成效为基础,以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佐证,以其他国家发展为参照。正是在对舆论氛围的营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掌握了改革的主导权,引领整个国家踏上了一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一、以揭示陈旧体制的弊端为起点 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那些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运行体制机制的革新,是破旧与立新的辩证统一。不破不立,要立新,就必须破旧;而要破旧,就必须要揭示出破旧对象的不可延续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并对既有体制中的弊端进行了揭示。邓小平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后一段时期的社会建设中搬用苏联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僵化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另一场革命,其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这些话从总体上揭示出既有发展体制机制中的弊端,明确了改革所要达成的目标,成为营造改革舆论氛围的起点。 1.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有赖于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这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在改革开放肇始就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议题,而在营造经济体制改革舆论氛围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对既有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中的诸多弊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邓小平对此就曾坦白地指出:“我們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在同一时期,陈云进一步分析指出,不管是苏联还是中国,在实行计划经济制度时,都出现了“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的错误。“计划太死”“集中过多”“缺少市场调节”……在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揭示中,改革的主题被引出。 经过六年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近六年城乡经济改革的经验,对此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性的整体部署。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35年来的建设成就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经济角度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然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匹配、不相适应。这种僵化的模式,忽视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